她突然抓住我的手腕,指甲几乎嵌进肉里。“可你家媳妇还躺着医院……” 她的眼泪滴在我袖口,那温热的触感让我想起小时候大哥背我过河时,他后颈淌进我衣领的汗珠。
“你这是拿命在帮我们啊!” 这话像锚链坠入深海,在我心底激起巨响。我想起女儿抱着储蓄罐说 “要给妈妈买糖吃” 时,罐子里硬币碰撞的叮当声,此刻在耳边化作滚烫的洪流。
最终那笔钱被包进红布,藏在神龛后面。月光透过窗棂时,红布泛着柔和的光,像块烧不化的烙铁。
大嫂对着大哥遗像喃喃时,烛火在她脸上晃出斑驳的影,那些皱纹里藏着的艰辛,让我想起渔港老墙上的苔藓,在岁月里倔强生长。
“等彤彤考上大学,要让他一家家还。” 她的话语落在烛泪里,凝固成琥珀色的誓言。
侄媳子出院后,我们把她接回大嫂家。让她陪着大嫂度过艰难时刻。每当晚上,两个女人就着昏黄的灯光说话,缝纫机的 “嗒嗒” 声与海浪声应和。
有我半夜起来喝水,看见大嫂屋里还亮着灯,她正就着煤油灯给彤彤缝棉袄,针穿过布帛的 “嗤啦” 声,让我想起自己在锅炉房扯动传送带的声响,同样带着生活的韧劲。
那天台风过境,我顶着狂风往大嫂家跑,看见她的屋顶被掀起一角。我踩着湿滑的瓦片修补时,雨水顺着脖颈灌进衣领,恍惚间又回到搜寻那天的惊涛骇浪。
突然一只手递来安全帽,是大嫂。大嫂的手掌还带着潮气,却把帽子扣得很稳:“他八叔,你戴这个。” 那一刻,风声、雨声、瓦片碰撞声都退成背景,我听见自己心跳如鼓,像极了锅炉里水汽升腾的轰鸣。
如今孙子彤彤已能背着书包上学,经过我家时总会喊一声 “爷爷”。那声音像颗小石子,在我心湖漾开涟漪。我常想,善良这东西或许就像锅炉里的火,即便被生活的重压闷得奄奄一息,只要留着一口气,就能重新燃起温度。
侄媳抱着四个月大的孩子来辞行时,正是午后最闷的时候。孩子裹在蓝布襁褓里,小嘴嘬着空奶瓶,发出 “吧嗒吧嗒” 的声响。
侄媳的眼睛肿得像熟透的桃子,说话时嗓子里像堵着棉花:“妈,我带娃回娘家……” 话音未落,眼泪就砸在孩子粉嫩的手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