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初到岗位时,我只是个司炉代办班长,但凭借着在原单位积累的锅炉管理经验,以及对工作的认真细致,我一步步开启了在工业供热领域的奋斗征程。
初为司炉代班班长,我深知责任重大。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云层,我便早早来到锅炉房。
耳朵紧贴着锅炉外壁,仔细聆听里面传来链条的每一丝声响,凭借声音的细微变化判断锅炉的运行状态。手轻轻抚摸过滚烫的管道,感受着温度的均匀与否。
有一次,在例行巡检中,我敏锐地察觉到某段锅炉链条的声音异常,凭借经验,我判断可能是内部存在刮蹭的现象。于是紧急启动备用锅炉。
我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检修,避免了一次可能因链条跑偏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正是这种不放过任何细微异常的工作态度,让我在同事中树立起了可靠的形象。
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我逐渐开始负责整个锅炉的日常维修工作。维修水蒸汽工业锅炉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尤其是在生产的关键时期,当故障发生时,必须争分夺秒。
有一年寒冬,锅炉出渣系统突发冻住故障,整个厂区的烘干生产陷入停滞,解冻工序也无法正常开展。接到消息后,我顶着刺骨的寒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锅炉房内弥漫着刺鼻的烟雾,能见度极低,我戴上防护用具,手持工具,一头扎进机器内部。双手被冰冷的金属零件冻得失去知觉,汗水却不停地从额头滑落,模糊了视线。但我顾不上这些,全神贯注地排查故障点。
经过数小时的紧张抢修,终于让锅炉重新发出平稳的轰鸣声,蒸汽重新涌入生产线,红安生产得以继续,解冻工序也恢复正常运转。
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 “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台台机器,更是整个生产链的命脉。
除了维修工作,我还承担起了锅炉房的日常考勤、报表、买办等繁琐事务。考勤时,我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不偏不倚,确保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时间都得到准确记录。
制作报表时,我反复核对每一个数据,用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数字,力求报表的精准无误。在买办工作中,我四处奔波,货比三家,为公司挑选性价比最高的煤炭和零部件。
记得有一次,为了采购到质量上乘又价格合理的煤炭,我连续走访了多家供应商,在尘土飞扬的煤场里,用手仔细感受煤炭的质地,用笔子分辨煤炭的品质,最终为公司节省了一笔可观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