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第2章 秦皇岛市《卢龙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秦皇岛市《卢龙县》(2 / 2)

唐初继为北平郡,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改为平州,治所设在今卢龙城,领肥如县(治所在卢龙城)、临榆县(治所在抚宁榆关)。同年,肥如改名卢龙,更置抚宁县(治所在抚宁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省临榆、抚宁县,归卢龙县;天宝二年(公元742年),平州改为北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复为平州;开元二年(公元714年)至开宝二年(公元743年),在卢龙城始设安东都护府,开宝二年(公元743年)改设卢龙军。

五代十国时期,卢龙为平州之地;梁和唐时,在卢龙城设平州、卢龙县治。辽时,卢龙属南京道,在卢龙城设平州、卢龙县治,并设辽兴军;在卢龙城南设望都县治。宋宣和年间,短时间内归宋,属燕山府路平州。金灭辽后,今卢龙县境为金地,属中都府路兴平军节度使;金天会四年(1124年),改属平州,在卢龙城设平州、卢龙县治,并驻守兴平军。

元时,卢龙县属中书省永平路。元太祖十年(公元1215年)改平州兴平军为兴平府;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将兴平府升为平滦路;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因这一带常有水患,遂将平滦路改名永平路,卢龙县属中书省永平路,路治及卢龙县治皆设在今卢龙城。至元年间,抚宁、昌黎、海山等县的归属多次变更。

明朝时期,卢龙为永平府首县,属直隶省所辖。明初,秦皇岛所在地为永平路,隶属山东行省;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名平滦路,改隶北平行省;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改名永平府,并设府治;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直隶京师。府下辖秦皇岛市范围内的卢龙县、昌黎县、抚宁县,县治皆在今县城址。

清代初年,卢龙县隶属直隶省顺天巡抚,后仍属永平府,在卢龙城设府治,府县同治,下辖卢龙县、昌黎县、抚宁县,县治皆在今县城。

中华民国时期,1913年(民国二年)裁府设永平县;1914年(民国三年)恢复卢龙县建制,撤消永平府,卢龙县属直隶省津海道;1928年(民国十七年),撤消津海道,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卢龙县直属河北省管辖;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卢龙县被日军侵占,后属伪“翼东防共治政府”;1935年11月(民国二十四年),大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了傀儡政权,始称“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后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卢龙县隶属之,成立伪县政府。194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迁(安)卢(龙)抚(宁)昌(黎)联合县办事处这一抗日民主政权;1943年,该联合县办事处改建为迁(安)卢(龙)抚(宁)昌(黎)联合县;1944年4月,迁卢抚昌联合县改建为卢抚昌联合县;1944年底,又改建为卢抚昌青联合县。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占据卢龙的日伪军拒不向我军缴械,中共卢抚昌联合县委决定成立收复委员会并用武力收复卢龙,1945年8月26日,卢龙县城解放。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卢抚昌青联合县撤消,恢复卢龙县县制,卢龙县委、县政府在卢龙城建立,后迁出县城;1945年11月,国民党军进犯解放区,在卢龙建立伪县政府,由河北省管辖。1946年11月12日,卢龙县城被国民党92军侵占;1947年7月21日,冀东军区部队再度收复卢龙县城。1948年11月24日,卢龙县全境宣告解放;1948年11月27日,秦皇岛全境解放,卢龙县隶属河北省唐山专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