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第6章 张家口市《阳原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张家口市《阳原县》(2 / 2)

- 要家庄乡:农业特色鲜明,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发展良好。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特色农产品如玉米、杂粮等品质优良。要家庄乡还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与旅游的融合,打造了一些观光农业项目。

- 东堡乡:位于阳原县中部偏西,自然资源丰富。乡内有一些小型矿产资源,在合理开发利用下,为当地经济做出了一定贡献。东堡乡的乡村风光优美,田野间四季景色各异,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取景。

- 井儿沟乡: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地处阳原县东部,东与东城镇接壤,南至桑干河西与东堡乡毗邻,北与山西省天镇县交界,距阳原县城15公里,区域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井儿沟乡下辖15个行政村,这里的民俗文化保存较为完整,民间传说、故事丰富,体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 三马坊乡:以温泉资源闻名,温泉水质优良,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效。近年来,三马坊乡围绕温泉资源,大力发展温泉旅游产业,建设了多个温泉度假村,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 大田洼乡:地处阳原县东南部,东与宣化区为邻,南与蔚县北水泉镇接壤,西与化稍营镇连接,北依桑干河,距阳原县城47公里,区域总面积80.5平方公里。大田洼乡下辖1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大田洼村。这里拥有独特的地质景观,部分区域的岩石纹理奇特,是地质爱好者探索的好去处。同时,大田洼乡的杏扁种植产业发展良好,杏扁产量高、品质优。

- 其余乡镇也各自有着独特的地理、人文和产业特色,共同构成了阳原县丰富多彩的地域风貌。每个乡镇在农业、工业、文化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相互补充,促进了全县的整体进步。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阳原县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建制,当时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已经开始了生产生活,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明。西汉时期,这里设立了桑干、东安阳、阳原三县,阳原名意为阳水流经之地,治属幽州,这一时期的阳原在政治、经济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唐属河东道蔚州安边县,这一时期阳原处于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地带,文化呈现出多元的特点。辽属西京道大同府,在今西城置弘州,辖永宁和顺圣2县,此时的阳原在辽的统治下,农业、手工业都有所发展,城市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金、元继置,明初撤消。明为京师左卫地,宣德初复置10个马坊,以为官牧之地;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筑顺圣川东城和西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名西宁县,民国二年(1913年)复汉故名阳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