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峪乡地处榆社县中部,浊漳河贯穿全乡,水资源丰富。这里以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形成了蔬菜种植、水产养殖和生态观光为一体的产业格局。河峪小米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因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产出的小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熬出的粥香浓可口,被誉为“贡米”。乡内的岩良村依托自然资源,开发了溶洞探险、峡谷漂流等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西马乡位于榆社县东南部,地势起伏较大,多山地丘陵。全乡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种植的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产量稳定,养殖的肉牛、肉羊品质优良。西马乡注重生态保护,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乡内保留着丰富的民间手工艺,如剪纸、刺绣等,这些手工艺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现了当地百姓的智慧和创造力。
北寨乡地处榆社县西北部,是典型的山区乡。这里森林资源丰富,野生药材种类繁多,党参、黄芪等中药材品质上乘。当地村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和林下经济,增加了收入。北寨乡的自然风光原始古朴,山峰险峻,峡谷幽深,是户外探险和摄影爱好者的理想之地。此外,乡内还流传着许多古老的传说和故事,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神秘色彩。
兰峪乡位于榆社县西南部,与武乡县相邻。全乡以传统农业为主,土地肥沃,适合种植玉米、高粱等作物。近年来,兰峪乡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如中药材、小杂粮等。同时,依托乡村自然风光,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了多个休闲农庄和采摘园。兰峪乡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传统的民间社火、戏曲表演等活动,深受村民喜爱。
讲堂乡地处榆社县最北部,与太谷区接壤。这里地势较高,气候凉爽,夏季是避暑的好去处。讲堂乡以农业和林业为主要产业,种植的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木效益显着。乡内的传统村落保存完好,古民居、古街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此外,讲堂乡还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八路军的重要活动区域,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
历史沿革:岁月长河中的文明印记
榆社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境内出土的石斧、骨针等文物,见证了远古人类的生活痕迹。春秋时期,榆社属晋,战国时归赵。秦统一六国后,榆社属太原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