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赵镇以农业发展为主,同时也保留着许多历史文化遗迹。修善村是城赵镇的一颗明珠,作为中国传统村落,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历史悠久的庙宇、祠堂等建筑见证了修善村的变迁。村里的人们世代传承着农耕文化,注重对土地的敬畏与感恩,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农耕方式和节气习俗,如在重要的节气举行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来远镇地处山区,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唐河底村、盘陀村位于山水之间,这里的人们靠山吃山,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村落周边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清澈的溪流穿村而过,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到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生活,品尝到当地新鲜的农产品,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峪口乡则是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地方,上庄村坐落在山间,有着淳朴的民风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这里的村民以种植果树和养殖家畜为生,每年春天,漫山遍野的果树开花,如粉色的云霞般美丽;秋天则是丰收的季节,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挂满枝头。游客们可以参与到采摘活动中,体验收获的喜悦,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
祁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历史沿革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西周初期,戎狄杂居于此,后期此地隶属晋国。春秋时期,祁地属晋,平公二年(前556年),祁地被分给大夫姬奚做食邑,城邑建在今县城东南7.5千米的古县村,姬奚以地为姓,改姓为祁 。顷公十二年(前514年),祁奚之孙祁盈因罪被杀,晋将祁地分为邬(今介休)、祁(今祁县)、平陵(今平遥、文水)、梗阳(今清徐)、涂水(今榆次、太谷)、马首(今寿阳)、盂(今阳曲)等7县。战国时期,祁地属赵国。
秦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祁地属太原郡。西汉初,正式置祁县,仍属太原郡,高祖六年(201年),列缯贺为祁侯,食封祁县。新莽时期,祁县改称“示县”,但仍隶属太原郡,东汉初年又复称“祁县”。西晋初,祁县归并州统辖,属太原国,县治迁徙到今祁城村。西晋末年,祁县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统治。北魏时,祁县隶属并州太原郡,孝文帝太和年间(477 - 499年),并州别驾分瓒迁祁县县治至今址。北齐天保七年(556年),裁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