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亲丁建华,为了限制他的消费,都是按月给,一次给200块。
丁宏伟之前为了节约钱去上网,平时都吃食堂的水煮菜。后来嫌太淡,从家带了芝麻油,每次吃饭时,朝菜中加点。
味道就好了些。
再后来嘴又刁了,干脆又带上酱料。
再之后,凡是家里有的,在这能用得上的,都带了。一旦见底,就下次回去上补充。
家里成了补给站。
饮食上虽然吃得一般,但家里属于喝水都发胖的肥胖体质,父亲、爷爷、大爷、三叔,一个个都是胖子。
说到成绩方面。
丁宏伟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都是一般情况。所以,父亲对他的高考,压根不抱多大希望。
于丁建华而言,儿子能考上个专科,他已经相当满意了。
自己年轻时,中专都很牛。
更不用说大专了。
儿子现在能上的,可都是大专。
在他看来,专科也是大学。
大学……
整个大家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大学生哩。
儿子能上,已经光宗耀祖了。
够了!
大哥家的儿子,丁宏伟的堂哥,初中都没毕业,早早地去开挖掘机去了。
还不如自己儿子呢。
至于朝上比…
和自己较了半辈子劲的丁学军,他儿子丁俊杰确实有本事,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名列前茅。
考高中,更是直接进入了市一中。
听说现在每次考试,都在600分上下。
每逢人问起,丁学军都说:“重本把里攥。”(手到擒来的意思)
听得确实让人羡慕。
不过比不来就不比好了。
再说,丁建华可不觉得自己比丁学军笨,自己的儿子不如他儿子,纯属是因为起名没起好。
“当初要是叫超杰就好了。”
一定能超过他儿子。
还有啊,凡事都有两面性,换个角度看问题就可以了。人家电视上都说了,那好学生都是给国家生的,看吧,他们将来都不知道在哪。
而差生,他们一定会在自己身边。
“老子一定会比丁学军先抱上孙子。”
就这样,丁建华找到了平衡。
……
丁宏伟怀着激动的心情,一路飞驰。
近乡情怯。
到了家,才发现锁着门。
喊了两声,无人回应。
“爹娘应该是下地了。”
刚才到村的路上,地里都是提蒜薹的农民,自己家今年也种了二亩蒜,这个时节,正是干这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