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面不缺钱花,当然没必要再勤工俭学,他在中关村南大街一个小区里租下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房子典型的板楼结构,十二层高度,他租的房子就在最高的十二层。
小区北面是民族大学,南面是国家图书馆和紫竹院公园,方圆两公里内聚集了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交通大学,财经大学,农业科学院,人民大学好几所知名院校,再稍微远一些,还有电影学院,邮电学院,政法大学,他报名的师范大学,航天大学。
名气更大的燕京大学,华清大学,都不超过五六公里范围,这片区域内可以说集中了燕京一半以上的顶级高校资源。
曾凡的主要目标是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其次就是这些大学的图书馆,他没有给自己定远大的目标,也不想做成什么事业,可是又不能什么事情都不做,他就选择了尽可能多的看书,以后尽可能多的去不同的地方。
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始建于清末的京师图书馆,有九十多年历史,现在的建筑是八七年建成,建筑面积二十八万平方米,馆藏实体图书三千多万册,各种古籍二百多万册,还有大量数字格式资料,据说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图书馆,内设阅览室二十多个,可容纳五千余人同时读书。
租好房子后,曾凡第一时间就去办理了国图读书卡,开启了泡馆模式。
图书馆分为南北两大馆区,南区以外文文献,国家典籍借阅为主,还有十个展厅,定期举办各种典籍展览,开放时间是周一以外,每天的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
北区则是以中文普通文献借阅、电子文献、音视频资源服务和少年儿童服务为主,开放时间相对长一些,周二到周日的早九点到晚八点以后,夏季延长一个小时。
国内正常发行出版的书籍,报刊,音像制品,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书籍报刊总量比他泡了三年的文永一中多了上百倍,两者根本没法比较,更主要的是很多书别的地方很难找到。
假如曾凡的感应能力,一天能浏览一万册,也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把现有藏书看完,实际上他做不到那样的效率。
不过看的书多了以后,曾凡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已有的书籍中,内容的重复率相当高,那些知名度高的书籍,可能有几个,十几个版本,内容都大同小异,至于那些流传千百年的经典,版本就更数不胜数了。
曾凡很快就适应了国图的氛围,每天早早的过来报到,晚上临近关门才离开,他浏览的书籍也是以大学课程为主,除了心理学相关书籍外,教育学、哲学、法律、社会学、经济学等书籍也在他的浏览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