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四个人商量,陈前进的助手大牛很少说话,比曾凡的话还少,曾凡到现在都不知道他姓什么,大牛是名字还少绰号。
这时候大牛忽然插话道:“那两个学生九月份要去学校报到,没有他们俩,我们的队伍实力还会降低!”
“他们不是高考完了噻,考上的哪个学校,周末回不得?”陈前进了解的不多,那两个学生是自己跑来的。
“一个去成都,一个去重庆,这个距离不可能随时回来踢球了!”大牛说道。
“还得找两个体力好,能射门的队员!”杨高明明白了他的意思。
“能不能射门也不重要,能防守的更好,最主要的是下半场能守住!”
在曾凡看来,赢球的关键还是让对方少进球,这件事是他一个人做不到的,进球可以靠一个人,防守必须多人配合才行。
球队阵型、比赛策略,这些方面曾凡还能发表意见,哪里租场地,哪里找人加入,怎么样联系比赛锻炼队伍,如何注册俱乐部他就无话可说了。
四个人讨论了一个多小时,确定了要注册一家体育文化公司,主要出资人自然是陈前进和杨高明,两个人共同出资一百万,陈前进做法人,俱乐部也用他的名字,叫前进足球俱乐部。
比踢球技术,杨高明看不上陈前进,也知道比城里的人脉他不如陈前进,也就没再争那个名头,他只要实惠,不是股份方面的实惠,而是球队管理的实惠。
俩人出一样的钱,股份一人一半,陈前进要名头,负责对外联络比赛,招募队员各种事宜,杨高明则是负责球队管理,后勤装备,比赛安排,兼职教练,他自己有优先上场的机会,陈前进能不能上场,得他说了算。
当然,两个老板还有自己的公司要管理,具体的工作就是陈前进的司机陈大牛负责,曾凡还是和以前一样,有球踢的时候通知他,场外的事情他一律不操心。
事情商量的差不多了,少不了要找饭店吃一顿庆祝一下,饭后陈前进又提议去KTV,曾凡拒绝了,回住处弄自己的教程。
在绵阳的生活步入正轨,每天都过的很充实,曾凡有点喜欢上了这座城市。
上午去补习学校上课,下午在城市各处转转,回住处编写教程,偶尔出去踢一次球,享受一下运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