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多高温度,多长时间合适,我完全听你的,我相信你比我在行!”蓝梅很聪明,既然找他帮忙,当然要相信他。
曾凡将瓷瓶一个个拿起,小心翼翼的放进炉子里摆好,关进炉门,询问一些材料配比,釉料成分等情况,然后在控制面板设置好升温曲线,加温时间,冷却时间,还原氛围等等参数,最后才启动烧制。
“我对你的作品不够了解,第一次运气成分很大,后面会调整参数,成品率应该会提高一些,烧制十个小时,降温两个小时,没有突然断电等意外情况,晚上七点过来拿就行了!”曾凡交代完情况,就准备回楼上。
“晚上可以连续烧下一炉吗?”
“可以,那明天早上就能出炉了!你很着急?”曾凡以为她是个慢性子呢。
“这个周末夜市我摆摊的作品不够了,所以需要把这批赶制出来!”蓝梅有点不好意思。
她的作品原先一直销量不好,从上个月开始突然好了起来,原先不多的存货下去大半,所以急着做出来一些,不然摊位都摆不满了。
黄琪琪的存货倒是很多,可惜她这个月没有抽到陶溪川摆摊的机会,只能偶尔去别的集市销售一下,别的集市审查没那么严,很多批量翻模、贴图的作品混杂其中,那些东西外观差不多,只卖十几块,几十块,她的最便宜的也要一两百,毫无竞争力,销量很惨淡。
这段时间黄琪琪主要就是混迹景德镇各处集市,一个星期大半时间都在摆摊,少数时间创作新品,也需要不断研究新花样,她还没有吃老本的资格。
曾凡体会不到她们的压力,他纯粹的为兴趣留在这里,没有生存压力,回到楼上一件件用瓷泥裹坯,继续自己的餐具制造实验。
有了曾凡的帮助,蓝梅在周末夜市前赶制出十几件作品,她发现还是低估了曾凡,这个家伙嘴上说没把握,实际上烧制的所有作品全部成功,有几件完成后的瑕疵也不是烧制问题,是蓝梅自己上釉没有掌握好厚度,稍微修补一下也算合格品。
要知道胡刚家的气窑成品率很高了,仍然难免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废品,曾凡这个号称没把握的几乎百分之百成功率,要不是马弗炉的空间实在太小,胡刚就没什么生意了,他老婆刘芳芳都不会找他烧。
她画一件粉彩瓷平均三四天,烧坏一件相当于三四天心血白费,换谁都心疼,原先是没办法,现在看到蓝梅的十几件作品烧制几乎全部成功,难免心中不忿了。
万事怕对比,胡刚也来求助曾凡,问他有没有办法提高气窑的成品率。
曾凡根本没想着抢胡刚的生意,他不想变成烧炉工,还怕别人都来找他呢,也愿意帮助胡刚改进一下气窑的烧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