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三年十一月初二日,长江南岸,白马滩。旌旗猎猎,铁骑列阵。赵信策马立于高坡之上,远眺对岸江宁城。晨雾未散,江水滔滔。他身后,是刚刚整编完毕的白马义从大军:
白马义从主力一千五百人;
原李纲右翼降军三千余人;
梁山营五百精锐;
衢州、婺州新征民兵两千;
总计七千余众,士气高昂。林豹上前禀报:
“圣公,斥候回报——”
“童贯已在江宁布防,封锁渡口。”
赵信微微一笑:
“他终于明白,逃不是办法。”
“这一战,迟早要来。”
【对峙前夕:江宁设防,童贯背水一战】
童贯退守江宁后,迅速整顿残部,并向汴京紧急求援。他下令:
一、【防御部署】
封锁所有渡口与浮桥;
在长江北岸布置强弓劲弩;
征调地方厢军协助守城;
二、【政治施压】
派遣使者前往汴京,请求徽宗下旨招安赵信;
同时联络张叔夜北路军,试图重新集结兵力;
他在中军大帐中召集将领:
“赵信虽胜,但终究是草莽之徒。”
“若朝廷愿意封赏,他未必不肯归顺。”
然而,他的亲信将领却忧心忡忡:
“大人,只怕赵信已不满足于一方诸侯。”
“他要的是……天下。”
【密使来访:徽宗派员议和】
就在赵信准备渡江之际,一名神秘使者悄然抵达白马滩营地。他自称:
“王黼门客,奉旨前来议和。”
并带来一封密诏:
“皇帝有旨——”
“若赵信愿归顺朝廷,可封节度副使,授江南安抚使。”
赵信展开诏书,目光冷峻。他对使者说道:
“你回去告诉徽宗。”
“我不是来求官的。”
“我是来还百姓一个太平的。”
使者脸色骤变:
“圣公难道真要反了?”
赵信淡然一笑:
“我从未叛过天下。”
“只是,有些人早已背叛了百姓。”
他命人送走使者,随后召集诸将:
“明日辰时,全军开拔,直指江宁!”
【首战江宁:白马义从夜袭浮桥】
十一月初三夜,江风凛冽,星月无光。赵信亲自指挥夜袭行动。目标:夺取江宁西门外唯一一座尚未拆除的浮桥。周远山率轻骑百人,伪装成宋军运粮队混入关卡。待敌军放松警惕之时,突袭得手,控制桥头。白马义从主力随即强渡,迅速占领桥南阵地。童贯闻讯大惊,急令北岸放箭阻击,但为时已晚。天亮时分,赵信已率军进入江北防线,建立第一道前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