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疆乱局初现
随着黑曜王朝覆灭,北境重归太平,南方却陷入动荡。南疆地域广阔,山川纵横,民族众多,原本由黑曜王朝设立的总督府进行统治。如今王权崩塌,各地豪强纷纷自立,形成多个割据势力:
赤水部:占据南疆西部,擅长毒术与伏击;
白象国:位于南部平原,拥有大量战象部队;
夜郎军阀:盘踞群山之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百越联盟:联合多个少数民族部落,主张独立自治。
赵信在光明城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南疆虽远,但亦属我北境版图。若不妥善治理,必成后患。”
诸葛亮建议:“主公可效法汉武南抚夷越之道,以怀柔为主,辅以威慑,方可长治久安。”赵信点头:“此战非以杀伐为目的,而是以‘仁义’服人。”于是,“南征行动”正式启动。
二、南征大军启程
赵信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随行将领包括:
岳飞:统领岳家军,负责整肃军纪;
陈庆之:指挥白袍军,执行战术机动;
关羽:作为先锋,震慑敌军;
李无锋:负责情报与外交事务;
墨寒:处理后勤与医疗补给。
此外,赵信还特别带上一支由医者、工匠、学者组成的文官团,旨在协助治理地方、恢复民生。大军一路南行,穿越密林、沼泽与峡谷,沿途百姓闻风而动,纷纷前来投奔。赵信下令:
“凡愿归顺者,皆可得田宅、免赋税三年;凡抗拒者,只惩其首恶,余者赦免。”
此举极大削弱了敌方士气,不少地方势力开始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