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飞军穿越戈壁,攀越山岭,悄然接近玉门关。他们以弩箭齐射哨兵,并放火制造混乱。守军惊慌失措,自乱阵脚。赵信亲率主力赶到,一举歼灭残敌,夺回玉门关。此役成果显着:
斩敌三千余级,俘虏两千余人;
缴获大量粮草与军械;
打通通往敦煌的第一道门户。
赵信进入关内,亲自检视防御工事,并下令:
“修复城墙,增派守军。”
“从今往后,玉门关不再只是关口,而是西部屏障。”
【挺进敦煌:合围吐蕃,收复河西】
数日后,赵信大军兵临敦煌城下。吐蕃守将赤德伦坚守不出,试图拖延时间等待援军。赵信深知不能久战,遂改变策略:
“围而不打,断其水源。”
“同时策反城内将领,动摇其军心。”
影卫司迅速行动:
联络城中旧唐军将领李承恩,许以高官厚禄;
发布《敦煌安民令》,承诺投降者免死、归顺者授田。
不久,城内果然发生变乱:
李承恩发动兵变,擒杀赤德伦;
开城迎接赵军入城,百姓夹道欢迎。
赵信进城后,亲自祭拜莫高窟佛寺,赢得民心。他宣布:
“自即日起,敦煌重归中华版图。”
“凡愿从军者,赐田授职;愿耕作者,免税三年。”
此举极大地安抚了当地百姓,也为后续治理打下基础。
【西域再定:设立西域都护府,重启丝路】
河西既定,赵信决定进一步巩固统治:
一、设立西域都护府
统辖敦煌、高昌、龟兹、于阗等地,派遣官员治理;
推行汉化教育,鼓励子弟入学;
设置驿站,连接长安与西域,确保政令通畅。
二、重建丝绸之路
开通敦煌至龟兹的商道;
设立互市,吸引波斯、天竺、粟特商人前来交易;
派遣“胡骑营”护卫商队,确保安全通行。
赵信亲赴高昌巡视,会见各族首领:
“朕非来征服,而是求共荣。”
“只要你们愿与我朝和平相处,皆为建兴子民。”
此举赢得众多部落首领的敬服,纷纷献马称臣。
【尾声:万里丝路,重现辉煌】
春风拂面,黄沙漫舞。赵信站在敦煌城头,远眺西方,心中豪情满怀。他知道:
这一战,不只是对土地的争夺,更是文明交流与经济复苏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