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动向,危机将至】
公元185年春,河北大地仍寒风凛冽。赵信站在营帐外,望着远处田野里忙碌的士兵与农夫,心中却隐隐不安。斥候带回最新情报:
幽州刺史刘虞已调集五千步骑,准备南下围剿黄巾残部;
中原地区虽有朝廷重兵镇压起义,但河北仍有数股黄巾势力活跃;
朝廷开始加强粮道控制,意图断绝流寇补给线。
赵信召集众将议事:
“敌强我弱,若各自为战,必遭各个击破。”
“唯有联合义军,方能共御强敌。”
【联络诸部,组建联军】
赵信决定主动出击,派遣亲信分头联络周边几支黄巾余部:
部队名称领袖兵力地点黄巾残部李大眼约400人博陵山贼武装张猛虎约300人太行山口流民军刘铁柱约200人安平
他亲自前往博陵,与李大眼会面。会谈中,赵信直言不讳:
“我们曾是失败者。”
“但现在,我们要做自己的命运掌控者。”
“我不会许诺金银官职,但我能承诺三点:公平分配战利品、统一指挥作战、共享粮食补给。”
李大眼犹豫良久,最终点头答应:“我愿听你调度。”随后,张猛虎与刘铁柱也陆续归附。赵信正式宣布成立“河北义军联军”,自任总指挥,设立临时军府,统一分配任务与资源。
【整编军队,建立指挥体系】
面对多支杂牌部队,赵信立即着手整编:
统一编制:
设立“前锋”、“左翼”、“右翼”、“中军”四部分;
各部设“主将”与“副将”,确保指挥顺畅。
强化训练:
派出白耳精锐作为教官,教授基本阵型与协同作战技巧;
所有新兵必须经过两周基础训练方可参战;
实施每日操练制度,提升整体纪律性。
后勤统筹:
成立“粮草司”,由老农出身的军官负责;
统一调配各部屯田产出,优先保障战斗部队;
建立“武器修缮队”,集中修复破损兵器。
赏罚分明:
制定《联军军法》,明确奖惩标准;
对作战英勇者予以晋升与物资奖励;
对临阵脱逃者严惩不贷,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