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草的种子像几粒微缩的太阳,在尹妙掌心散发着驱散寒意的暖意。她小心翼翼地按照周伯的指点,将捣碎的粉末撒入沸腾的药汁。当那股清雅的暖香融入苦涩,瓦罐里的药液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翻滚的气泡都带上了一种温润的韵律。
喂尹宁喝下药后,尹妙寸步不离地守着。或许是暖阳草的神效,或许是孩子顽强的生命力,后半夜,尹宁滚烫的体温终于开始稳步下降,呼吸变得绵长安稳,沉沉睡去,小脸上虽然还带着病容,却不再是痛苦的模样。尹妙悬着的心,这才重重落回实处,疲惫如潮水般涌来,靠着冰冷的土墙,她几乎瞬间就坠入了昏沉的睡眠。
清晨,是被尹宁细弱的呼唤声唤醒的。“阿姐……饿……”
看着妹妹虽然虚弱但清亮的眼睛,尹妙鼻尖一酸,随即是巨大的欣慰。活着就好!她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立刻起身忙碌。林小满送来的那袋灵米,像一块沉甸甸的金子压在心头。直接煮了太奢侈,必须让它“生”出更多价值!周伯留下的那本薄薄的手抄册子《百草经·残卷》,被她翻得卷了边角,上面关于常见草药性味归经的记载,成了她唯一的参考。
“药膳……”尹妙盯着册子上“食药同源”几个字,一个念头逐渐清晰。她需要钱,需要稳定的食物来源,更需要实践和验证这“味觉修仙”与药理结合的可能性。包子!最简单,也最能裹腹!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处处是坑。
**第一坑:工具原始。** 没有蒸笼?尹妙只能故技重施,带着尹安砍回竹子,锯成一个个矮胖的竹筒充当“蒸屉”。没有擀面杖?找根粗细均匀的硬木棍,用石刀一点点削平。没有发酵粉?只能依靠最原始的自然发酵,时间难以掌控。
**第二坑:原料匮乏。** 灵米太珍贵,尹妙狠了狠心,只取出一小把,混合着之前处理好的糙米一起磨粉(用两块平整的石板反复碾压,效率低得令人发指)。馅料更头疼。后山采来的褐云蕈(香菇)洗净切丁,再加点野葱碎,就是全部。油?一滴都没有!盐?只有一小块粗糙发苦的土盐块。
**第三坑:经验为零。** 无论是和面、发酵还是包制,对尹妙这个现代食品检测员来说,都是纸上谈兵。第一次和面,水加多了,面团粘得满手都是,甩都甩不掉。第二次,面又太硬,揉得她手臂发酸。发酵更是玄学,放在火塘边温暖处,等了半天也没见动静,急得她额头冒汗。
【功德值+1】
【成功制作初级烹饪工具(竹蒸屉)】
系统的提示音带着点敷衍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