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气象灾难,肯定也有气象部门在保持着关注。
比如天体灾难,各地的天文台,肯定也有注意宇宙空间的变化。
这本身就涉及到方方面面,许多个领域,需要的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是一个单独的单位就能够独立完成的。
不过,也像是秦裕所说的,
这些部门,这些研究单位,主要关注的就是自己领域的变化,
而且对于危机的监测,很多时候只是这些研究单位研究工作中的副产品。
这种单独基于危机信息的跨领域汇总,有一个单独的研究所来负责,其实也不错。
能够在一个更宏观的层面,更全面的看到,这颗星球上,过去一段时间以及此时此刻都存在什么潜在危机,能够更长远的对未来做一个预期。
当然,前提是,这个研究所真得能够达到秦裕所描述的那样。
“秦教授,这个我们同意了。我们可以向负熵研究院协调一些信息领域,计算领域,智能领域的专家,同时协调不同部门,向负熵研究院开放获取相关信息的权限。”
这位老领导同意了。
事实上比起协调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研究员,
后面这个支持,其实对这个‘信息去噪智能化研究所’可能更重要。
要汇总筛选信息,前提也得有相关信息拿来汇总。
而有些信息,本身其实就是机密。
“谢谢。”
秦裕道了一声谢。
虽然可能没有上面支持,他大概最终还是会建立一个这样的‘负熵研究院’,
但至少在信息收集这件事情上,会变得麻烦许多。
危机信息收集,实际上也是此刻秦裕自己的一个重要需求。
他其实也缺乏一个更广泛,全面的信息收集渠道,
如果能够更加宏观全面的把握,未来人类文明和地球上可能会面临的危机,
他也能够更好的,在为此人类文明长久存在这件事情上,提前做一些事情,提前做一些决策。
“秦教授,您愿意为这份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是应该我们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