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算力技术的研究上,
信息去噪研究所,或者说目前相关研究领域,
在这个时代主要集中在几个方向。
硅基芯片,碳基芯片,量子计算机。
硅基芯片在过去的一两百年里,算是已经走到头了。
受限于物理性质,硅基芯片的极限性能几乎是可以预期的。
在秦裕的带领下,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信息去噪研究所和负熵研究院也有往这个方向投入了一些研究力量。
在前一两年,信息去噪研究所综合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技术,拿出硅基芯片相关算力技术的最后一个优化方案,
最先进的硅基芯片对比过往,性能再提升了一截过后,硅基芯片也彻底抵达了物理上的极限,摸到了性能天花板。
算是给目前正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众算力中心,提供了一种过渡使用的算力装置。
之后,信息去噪研究所也就基本放弃了这个方向的研究。
然后是量子计算机,
这算是一个最具有想象空间的研究方向。
量子计算机对比经典计算机,运算速度上是不止一个量级的提升。
但量子计算机同样有天然的缺点。
就是普适性不够,在面对一些特定问题时,量子计算机的解析运算速度极快,
但面对一些经典问题时,量子计算机又不再具备太大的优势了。
对于这个方向的研究,信息去噪研究所在秦裕的主导下,也投入了部分研究资源。
不过光对量子计算机方向进行研究,显然是不够的。
即便最终产出一些研究成果,可能也只能作为算力技术,另一种普及算力装置的补充。
所以,
再然后就是碳基芯片的研究方向了。
这是一个没有太多‘新意’的研究方向,
早在一两百年前,学界就已经有相关研究团队在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
对比硅基芯片,碳基芯片的优势是明显的。
从物理上,就决定了同制程下,碳基芯片的性能能够超出硅基芯片不止一个量级。
也就意味着碳基芯片的性能上限,要高出硅基芯片许多。
只是在碳基芯片的研制上,本身也存在不少难题。
其中一些关键性难题,已经困住了学界超过百年的时间。
此外,在过往,关于碳基芯片还有一个生产环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