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确定地面在灾难过后的情况下,
及时从各地下避难城市中派出救援力量,尝试搜寻地面的幸存者,
而且,最后那两个月里,因为时间来不及了,聊胜于无挖出来的那些地下空间,
也急需其他各地下避难城市力量在末日之后的救援,不然那些地下空间中即便是有幸存者,也没有办法独自活下来。
对末日危机的应对,不仅仅是在末日危机到来之前,
仅仅是因为末日危机的到来,导致这种应对不得已中断了而已。
如果此刻地面还有幸存者,各地下避难城市不可能任由幸存者在之后持续的灾难中死去,
肯定是要提供救助。
各地下避难城市,在情况稍稳定之后,继续尝试在现有基础上拓宽。
以此尝试救助更多人。
当然,这首要需要做得一系列事情,具体起来其实都是一件事情。
打通在灾难中,被破坏了的,从地下避难城市到地面的通道。
即便是现在这个时候,人们的绝大多数通讯手段,还是能够很难够穿过地下避难城市上方厚厚的土地和岩层结构的。
先前保持地下城市和地面,和其他地下城市之间通信的通信设备,也是顺着地下避难城市通往地面的通道安置和建设的。
而这样工作,看似对于智能机械来说简单,
但在此刻,末日中一系列灾难还在持续的情况下,
实际上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即便在通道开辟和建立的过程中,使用了一些负熵研究院的新型材料,
但越是靠近地表,就越是避免不了的,受到一些剧烈的地质活动影响,恢复过程中的通道,许多次,直接被‘折断’。
……
最终,哪怕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得最快的陵川地下避难城,
在持续的末日灾难中,恢复陵川地下避难城到地面的通道,也已经是四天之后的事情了。
在陵川地下避难城工业区迁移进来的大规模智能工业集群逐步恢复生产过后,
以磅礴的生产力,动用了部分新生产出来的,巨量的智能机械,在较短的时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