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熵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就此判断……在地质活动灾难方面,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从地下避难城市中返回地表的基础!”
这是从一开始,人类文明就在等待着的事情。
对于小行星撞击之后引发的持续陆地板块活动,地震活动,
人类文明目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在相关技术水平没有走到下一个台阶之前,
掌握的手段也就只能够加剧这种地质活动,而实在难以去平复。
此刻,
来自于负熵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这条人们等待了许久的消息,
无疑让人们感到振奋。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马上就要能够回到地表了?”
“快了,快了!好吧,我踏马也有点等不了了!”
“万事俱备了……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回地表,回地表!”
此刻,各地下避难城的网络上,几乎就充斥着这个三个字,‘回地表’。
人们实在是等得太久了,等得都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地质活动的问题,是人类文明返回地表繁衍生息的最后一道难关,
而现在,最后一道难关也终于度过了。
……
在地表地质活动逐渐平复的这段时间里,
从各地下避难城市,对应的地表,人类文明也已经开始修建地表建筑了。
不过,最开始修建的,
并不是供人们生息的地表城市,
而是,分属于各地下避难城市的,地表星际港口。
星际港口一边联通地下避难城市,一边作为电推进飞船起降的平台。
可以预料,此后,人类文明的纪元号电推进飞船,乃至于更先进的电推进飞船会越来越多。
哪怕是此后,地面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恢复,电推进飞船运输方式大概也作为一种空中运输方式,轨道运输方式不会消失。
而来往于各城市之间的同时,电推进飞船还将来往于地面各城市和月面城市,乃至其他星球城市之间。
在未来,要不了多久的时间,承载电推进飞船起降的城市星际港口,注定将成为各地表大城市的必然需要。
当然,此刻就开始建造,主要也还是因为方便各地下避难城市在智能工业集群的协作运行上,更加顺畅。
也是在这一年里,
人类文明各地下避难城市所对应地表位置的星际港口,都相继落成,并开始在强人工智能的协调下,繁忙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