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项技术,
或者说,社会集体抚养这种方式,根本就没有办法在斯托文明中推广开。
虽然不基于两性繁殖,而基于分裂繁殖的文明繁衍方式,
让斯托文明的文明和社会结构,从一开始就是从‘部落’而非家庭作为最小社会单元架构起来的。
这看起来,似乎比人类文明更加有推行社会集体抚养的先天条件,
但,就是遗传记忆这一点,
几乎完全限制了,限制死了,斯托文明内,基本不可能进行和接受社会集体抚养这种方式。
可能因为因为这种方式,在自己文明根本没有办法实现,又看到它在另一个文明身上实现了,
所以,斯托文明才对人类文明的社会形态现状格外好奇,格外感兴趣。
“我们文明的新生个体,子体,在从母体中分裂出诞生过后,会拥有来源于母体和基因族系的部分遗传记忆。”
或许是知道人类文明的一众人们在想什么,斯厄斯给人类文明代表团进行了更加仔细的说明,
“不同子体获得的遗传记忆有区别吗?”
人类文明代表团中一位社哲所的研究员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有,根据不同子体所对应母体的经历,记忆和这条基因族系中,历代祖先的记忆和经历,有所不同。”
斯托文明代表团的斯厄斯给出了回答,
“在斯托文明内,我们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下一代,作为自己基因和生命的延续。”
“斯托文明中,下一代的个体,以遗传记忆为基础,再加上后天的经历,学习,构成它完整的认知,构成一个新的个体。”
斯托文明给出的这部分信息,就让先前一些疑问的潜在原因,表现的更加清楚了。
斯托文明中个体的遗传记忆来源于上一代的母体,甚至更早之前的祖先,
虽然只是遗传部分记忆,这些下一代的子体,其实还是算崭新的个体,
不至于让整个文明,在代代繁衍中失去创造力,
但,每一代的个体,和上一代的母体之间,都依旧存在着千丝万缕般的联系,
这种联系,让斯托文明内完全没有办法像人类文明这样实现社会集体抚养,
如果利用类似于人体繁育装置的技术,孕育出来的斯托文明新时代个体,具有上一代某一个人的遗传记忆,
那这个子体和母体之间,天然就存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