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联纪元77年。
在又花费了一些时间,并且调用了智脑计划中相当部分算力作为辅助,思考过后,
秦裕在当年,与斯托文明代表团就基础理论实验研究合作项目会面之后一个月,
给予了斯托文明,对双方文明建造基础实验装置的具体意见。
秦裕判断,这座基础实验装置至少直径应该达到0.07个天文单位,才有较大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
考虑到冗余,如果双方文明真得要推进这个计划,最好双方将建造的这座基础实验装置直径能够达到0.08个天文单位,即,接近1200万公里。
虽然乍一看,对比起斯托文明原本提出的方案,秦裕的意见只是在原本基础上提高了0.03天文单位,
但稍微换算就知道,将带来的,是一个庞大的,暂时都难以完全计数的生产力消耗增加。
又花费了十五天时间,斯托文明认可了秦裕和人类文明的意见。
双方文明正式确定,推进这个基础理论实验研究合作项目进行。
为这个基础理论实验研究合作项目,共同合作,建造一座直径超过0.08个天文单位的巨型加速对撞器。
并且,整个建造巨型加速对撞器,将尽可能在30年时间内,底线是35年时间内完成建造。
为此,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两个文明将接下来三十余年的时间里,
都将为这个巨型加速对撞器的建造,为这个超级工程,投入各自文明百分之五十的生产力。
毋庸置疑,
这对于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来说,都是一场豪赌。
这项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还是对于斯托文明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超级工程,
和人类文明开发建造太阳系各个行星,或者斯托文明建造行星堡垒都是不同的,
这个巨型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并不会像其他超级工程那样,带来立竿见影的回报,
甚至,它本身并不一定能够带来什么收益。
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中的绝大多数人们,可能都没有办法像文明多了颗行星的资源,多了一个行星堡垒那样,
感知到这项超级工程带来的具体好处。
纯粹的,这就是为了寻找一个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更加遥远的方向。
甚至,在这种情况下,它还是有可能失败,让双方文明的巨大投入,全部打水漂。
而双方文明,愿意在这个时候进行这场豪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