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也能够直接进行进行数据分析工作。
在下一轮实验计划的事情确定下来过后,
接下来,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相关研究团队的负责人们凑在一起,自然就是讨论这一轮实验数据的数据分析问题了。
这一次实验数据的数据分析,是一个繁杂,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繁重的工作。
庞大的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进行首次实验过后,虽然整个实验进行时间并没有那么长,
但由数量庞大各类监测仪器设备,获得实验数据的数据量,可以说是一个恐怖的天文数字。
而接下来的数据分析工作,就是需要研究员们在浩瀚如烟海的庞大数据量中,
发现和找到,这些数据中有价值的部分,特殊的部分,需要的部分,能够验证此前一些理论猜想的部分。
说是浪里淘沙,都贬低了这件事情的复杂和困难程度。
秦裕也没有能力,直接一眼从这个庞大的数据中,找到这次实验中是否有什么重要发现。
这和智慧和智商没有多大关系,
就是秦裕长八只眼睛,他也看不过来。
数据量的庞大程度,就是找一个人,从人类文明封建时代开始不吃不喝不停歇的看,都没有办法粗略浏览一遍。
按照双方确定的,
这次的实验数据分析工作,依旧将由秦裕负责主导,
但显然不可能让秦裕兼顾所有数据。
按照计划,
这次实验获得的整个数据,将优先由双方文明的强人工智能,刨除那些明显的数据噪音和无价值数据,
然后,将整个数据按照一定条件拆分,根据每一个研究团队的情况,负责一部分数据,或者一类数据的数据分析工作。
人类文明这边,负熵研究院物理所,数学所等但凡能够进行相关数学分析工作的研究员,都将在之后加入这项数据分析工作。
至少将投入负熵研究院内,数十万近百万的研究员直接参与这项研究工作,
理论上,分到每个研究团队的数据分析工作肯定还能够再细分,这细分的一些数据分析工作,
还会放到人类文明整个社会,相关领域的研究员手里,投入更加庞大数量的研究员,参与这项数据分析工作。
此外,过程中,人类文明的总算力中,至少百分之三十的算力,将直接参与到这项数据分析工作中。
而斯托文明内,情况也是一样,基本也是核心研究机构相关领域顶尖研究员直接参与,整个社会面上大量普通研究人员同时加入,调动整个文明内相当一部分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