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消息。”
“……在人联,负熵研究院能动所及负熵研究院其他各相关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引力发生技术已于近期在人联范围内,得到首次实际应用。”
“海王星轨道外侧,原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的文明交流区内,负熵研究院首次实现了以引力干涉装置,而非整体自旋的地球引力环境模拟。”
“负熵研究院能动所和相关研究团队负责推进研究的引力干涉装置及引力发生技术,所产生的引力稳定性得到有效验证。”
“据负熵研究院消息,再继续进行持续的安全性测试过后,在文明交流区内完成实验的引力干涉技术,将在人联范围内,更多地外星际城市,空间平等得到使用。”
“我文明疆域范围内,各星际城市,将在不久的将来,彻底告别不同星体环境下引力差异问题!”
“同时,据负熵研究院能动所提供信息,伴随该项研究完成。基于引力的无工质推进引擎技术研究,也再跨出巨大一步。”
“负熵研究院能动所,相关研究团队,已开始基于引力的无工质推进系统的整体研究设计……”
人联,负熵研究院给漫游者号上秦裕发来的消息,似乎看起来有些突然,
但实际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在这一世,秦裕走遍了太阳系内环,人类聚居区各星球,各卫星,再继续朝着太阳系内,人类文明疆域外继续远航的这些年里,
人联范围内,一切事情基本也都在按照着此前秦裕预期的那样继续往下发展着。
负熵研究院一众研究员们,人联范围内一众研究者们,
也不是在这段时间里就什么都没做。
虽然没有秦裕参与,但顶多目前研究工作就是推进的慢一些,或者慢很多,
但终归是在往前推进着。
而到人联纪元200年前后,负熵研究院一众研究者们,
终于还是在相应关键技术上,再做出了巨大突破。
引力技术,已经能够用在星际城市的引力环境维持上,
意味着人类文明对引力的发生,干涉控制,已经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了相当精密的程度,
同时,距离基于引力实现的无工质推进技术再取得巨大突破,也已经眼看着不远了。
此前,
被人联,负熵研究院暂时搁置的,对于2801小行星来源区域的探索,查探的事情,
自然就再被负熵研究员一众研究所,研究团队负责人们重新提了起来。
不光是因为,这是一件当初秦裕院士同意的,认可可以去做的事情。
还是因为,不把2801小行星来源区域的问题搞清楚,人们实在是不安心啊。
这些年,人类文明已经对斯托文明当初提供的那个方向,那片区域持续进行了若干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