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人!”
张毅的酒兴一上来,就一杯接着一杯的喝了起来……
张毅所在的位置紧邻花园中心的凉亭,位置越靠近凉亭,身份也就越尊贵,他的突然到来立马就引起了现场一众青年男女的注意。
“那人谁啊?位置竟然如此靠前?你们有谁知道他是朝中哪位大人家的公子?”
一位身着月白锦袍,腰间系着羊脂玉佩的年轻人,折扇轻摇,目光带着几分探究,朝着身旁的同伴问道。
他的声音不大,却在这相对静谧,众人低声交谈的花园里,清晰地传了开来,周围的青年男女们纷纷侧目,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时之间,议论声如同细密的潮水,在人群中暗暗涌动。
“瞧他这气度不凡的模样,说不定是哪位宰辅家的公子。”
一个身着鹅黄衣衫的少女,微微踮起了脚尖,努力朝张毅的方向张望着,眼中满是好奇与猜测。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藏青长袍,神色沉稳的青年,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我在朝中大员府邸的宴会上,似乎从未见过此人,若真是名门公子,不该如此陌生啊!”
就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愈发热烈之时,人群中忽然有人开口说道:“我刚才看到孔府管家孔德亲自为此人引路,态度还非常的恭敬,此人的身份肯定不简单。”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长安三大才子,高书砚、许文庸、韩学礼在孔德的引领下缓缓走进了花园。
“大家快看,长安三大才子也来了。”
人群之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刹那间,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聚焦了过去。
高书砚一袭月白长袍,手持一把水墨折扇,风度翩翩;许文庸一身宝蓝锦衣,腰佩白玉,气质温润儒雅;韩学礼身着藏青儒衫,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一股深邃的睿智。
“听闻高才子的诗词,笔落惊风雨,上次他在长孙府的诗会上所作之诗,可是得到了长孙大人的夸赞。”
一位身着桃红襦裙的少女,眼中满是倾慕,一脸兴奋地对身旁的女伴说道。
“许才子的文章亦是一绝,经世治国之论鞭辟入里,我太学里的博士都对他的见解称赞有加。”一位年轻书生补充道。
三大才子的到来,立马就引起了现场众人的热议,人们关注的焦点瞬间从张毅转移到了高书砚、许文庸、韩学礼的身上。
就在众人对三大才子的才情议论得热火朝天之时,三人在孔德的引领下,来到了张毅隔壁的露天雅间。
“三位公子,这就是你们的位置,我家小娘子的生日诗文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三位公子快快请座,我还有事就先走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