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吏部尚书硬着头皮说道,"这种改革恐怕会遭到很多人反对..."
"反对?"纪凌尘冷笑一声,"朕就是要看看谁敢反对!"
第二天早朝,纪凌尘正式宣布了科举改革的决定。这个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立刻激起了轩然大波。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杨威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科举乃是选贤任能之本,岂能随意更改?"
"杨爱卿,朕改革科举正是为了更好地选贤任能!"纪凌尘不紧不慢地说道。
"陛下,"刑部侍郎也站出来附和杨威,"自古以来,科举都是以文为主,这是圣人之制,不可轻易变动!"
"圣人之制?"纪凌尘眼中闪过一丝嘲讽,"那些所谓的圣人制度,把大楚治理成什么样子了?"
礼部尚书小心地说道:"陛下,增加算学、格物等科目,恐怕读书人不好接受..."
"不好接受?"纪凌尘站起身来,威严地扫视着群臣,"那些只会咬文嚼字的书呆子,朕还不稀罕要呢!"
杨威听了更加激动:"陛下,您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啊!诗词歌赋、经史子集,这些都是我们文化的精髓,怎么能说成是咬文嚼字?"
"朕没有否定传统文化的价值,"纪凌尘耐心解释道,"但时代在变,我们的教育也要跟着变!"
"可是陛下,"户部侍郎也忍不住说道,"那些算学、格物之类的,都是奇淫巧技,上不得台面啊!"
"奇淫巧技?"纪凌尘哈哈大笑,"那朕问你,国家修建水利需要什么?计算工程量需要什么?制造武器需要什么?这些都不需要算学和格物吗?"
户部侍郎被问得哑口无言,确实,这些实际工作都离不开计算和技术。
"至于武举,"纪凌尘继续说道,"朕更要大力推行!国家需要武将,需要能征善战的军事人才!光有文官怎么保家卫国?"
"陛下,"杨威还在顽抗,"武人粗鄙,不懂礼法,如果地位提高了,岂不是要乱了纲常?"
"乱了纲常?"纪凌尘眼中怒火熊熊,"杨威,你说这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些在边关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没有他们,你能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说风凉话吗?"
这话说得杨威脸色涨红,但还是不服气:"陛下,臣不是那个意思..."
"你就是那个意思!"纪凌尘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他,"你们这些文官,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武将,看不起工匠,看不起商人!这种腐朽的观念早就该改了!"
朝堂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纪凌尘的怒火震慑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