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向杨威,语气中带着愤怒:"杨威,你知道工坊给国家带来了多少收益吗?你知道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吗?你知道有多少百姓因为新政过上了好日子吗?"
"我...我..."杨威被问得哑口无言。
"你什么都不知道!"慕挽歌继续痛斥,"你只知道抱着你那些破书不放,只知道什么之乎者也!国家要发展,百姓要吃饭,你管过吗?"
朝堂上许多大臣听了都暗暗点头。确实,这些年来工坊带来的变化有目共睹,连他们这些当官的都受益不少。
柳如烟在后殿听着朝堂上的动静,心中为纪凌尘感到骄傲。陛下这一招实在太高明了,不仅抓住了杨威的把柄,还借机重申了新政的正确性。
"陛下,"一个年轻的工部官员壮着胆子说道,"臣觉得慕大人说得对!这些年来臣亲眼看到新政的好处,百姓确实受益良多!"
"对!"另一个兵部官员也跟着附和,"臣的家乡建了工坊后,当地百姓都有了活干,收入也增加了!"
看到有人支持新政,纪凌尘心中很是满意。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让那些摇摆不定的大臣看清形势。
"你们听到了吗?"纪凌尘对杨威说道,"这才是百姓的真实想法!而你,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惜破坏国家发展,简直是罪大恶极!"
杨威彻底绝望了,他知道今天是逃不过去了。但他还想做最后的挣扎:"陛下,老臣虽然做错了事,但老臣的初衷是好的!老臣只是想维护传统文化..."
"维护传统文化?"纪凌尘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讽刺,"你这叫维护传统文化?朕看你这是败坏传统文化!"
"什么意思?"杨威不解地问道。
"真正的传统文化是什么?"纪凌尘开始给他上课,"是仁义道德,是忠君爱国,是为民请命!而你呢?为了一己私利,指使他人纵火,这符合传统文化吗?"
杨威被问得无言以对,只能低头不语。
"还有,"纪凌尘继续说道,"真正的忠臣是什么样的?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还是明知君王有错,也要盲从到底?"
这话问得很刁钻,杨威不管怎么回答都是错的。
"朕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忠臣!"纪凌尘声音洪亮,"真正的忠臣是要帮助君王把国家治理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抱着陈腐的观念不放,阻挠国家进步!"
朝堂上响起了阵阵赞同声,许多大臣都觉得皇上说得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