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有“假圣物”的檀木盒,由夜玄凌亲手交给了一队精锐骑兵,命他们即刻启程,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份“大礼”风风光光地“恭送”回京。
领头的校尉,是陆远的心腹,绝对可靠。临行前,夜玄凌还特意召见了他,密谈了许久。
苏清浅不知道他们谈了什么,但她能感觉到,夜玄凌的心情,像是布下了一张巨网后,等待猎物上钩的猎人,充满了冰冷的耐心和期待。
送走“假圣物”后,夜玄凌并没有立刻班师回朝。
他以“边防工事尚未完工,蛮族之心仍需震慑”为由,继续驻扎在北境大营。
当天晚上,夜玄凌拿出一张巨大的空白地图,铺在桌案上,在心中对苏清浅说:“从今天起,到回京之前,你我二人,联手做一份平定京城的沙盘推演。本王要的,不仅是胜利,更是一场不伤及根本、能将所有隐患连根拔起的,完美的胜利。”
苏清浅愣住了。这是……要跟她一起做项目?还是这种级别的“项目”?
她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个信息,夜玄凌的第一个问题就抛了过来。
“京城有三大粮仓,分别由户部、京畿卫和内务府掌管。若你想囤积居奇,扰乱米价,你会选择从哪里下手?”
苏清浅立刻进入了状态,这不就是分析项目切入点吗?她熟啊!
她打起精神,分析道:“户部粮仓账目最清晰,京畿卫粮仓守卫最森严,都不好下手。只有内务府,管理混乱,油水最多,最适合暗中做手脚。而且,内务府与宫中关系密切,一旦出事,更容易将火引到陛下身上。”
“嗯。”夜玄凌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在地图上代表内务府的位置,画了一个圈。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苏清浅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上辈子被KPI支配的恐惧中。夜玄凌变成了一个最严苛的“项目经理”,每天都围绕着“回京平乱”这个核心目标,对她进行全方位的“压榨”。
“今日议事,李将军提议在黑水河下游设伏,张将军则认为应在风狼谷据守。你觉得,谁的方案更好?”
“李将军的方案看似出奇制胜,但黑水河水文复杂,风险太大。张将军的方案虽然稳妥,却过于保守,会错失战机。依我之见,不如将计就计,佯装在黑水河设伏,实则将主力埋伏在风狼谷通往黑水河的必经之路上,可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有点意思。”夜玄凌的眼中,会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然后提笔,将推演的兵力部署,在地图上标注出来。
从排兵布阵,到朝堂权谋,再到民生经济,他们二人,一个问,一个答;一个决策,一个完善。那张巨大的地图,被他们的朱笔墨迹,一点点地填满。
苏清浅的魂体,都快累瘦了。但她也发现,她和夜玄凌之间,正在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默契。有时她刚说出上半句,他就已经明白了下半句的意思。
他成了她唯一的听众,她也成了他唯一的“同谋”。
这天,秦风的密信再次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