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的成功烧制,像一剂强心针,狠狠地,注入了云州这片,早已死气沉沉的土地。
在苏清浅的亲自指导和赵工匠那近乎“疯魔”般的热情钻研下,水泥的产量,开始以一种几何倍数的速度,疯狂地增长。
一座座崭新的水泥窑,在云州城外,拔地而起。
滚滚的浓烟,遮天蔽日,将整个云州城的天空,都染上了一层,充满了“工业革命”气息的、灰蒙蒙的色彩。
而夜玄凌,则用他那雷厉风行的铁血手腕,为这场史无前例的“基建运动”,扫平了所有的障碍。
他以“查抄逆产”为名,将那些,被钱有德和乡绅豪强们,巧取豪夺去的土地,全都,收归了王府。
然后,他颁布了新的“工赈令”。
所有,无地的流民和佃户,都可以,自愿报名,加入“王府建设兵团”。
所有加入者,不仅,每日都能领到,足以果腹的口粮,更能根据工分,在年底,分到,属于自己的……土地!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云州,都彻底沸腾了!
土地!
对于这些,被压榨了数十年,早已失去了所有生产资料的百姓来说,这两个字,拥有着,何等巨大的、致命的诱惑力!
一时间,府衙门前,那原本门可罗雀的“招工点”,被围得,水泄不通!
成千上万的、面黄肌瘦的百姓,从四面八方涌来,眼中,重新燃起了,名为“希望”的火焰!
于是,一场,在大燕王朝,乃至整个封建时代,都前所未有的、声势浩大的“基建运动”,在云州这片,贫瘠而又充满了希望的土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
半个月后。
云州城,南门外。
一条,宽阔的、平坦的、呈灰白色的“石板路”,在一片震天的欢呼声中,正式,宣告竣工。
这条路,长约十里,宽达三丈,足以让八驾马-车,并排行驶。
它的路面,平整得,像一面镜子,没有一丝的坑洼和泥泞。
它的质地,坚硬得,用铁锤,都难以,在上面,砸出一丝裂痕。
这,就是,苏清浅,和她麾下那数万名“建设兵团”,用汗水、智慧,以及……那划时代的“神仙土”(水泥),共同浇筑出的,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
当第一辆满载着货物的马车,从这条崭新的道路上,平稳而又快速地,驶过时。
当那些,一辈子,都只走过泥泞土路的百姓们,第一次,将双脚,踏上这条,平坦得,甚至有些不太真实的道路时。
所有人都,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