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的正在灯下缝补着衣物的中年男人,在听到窗外,一声极其细微的鹰唳之声后。
他的动作,猛地一顿。
他放下手中的针线,悄无声息地打开了窗户。
一只黑色的“夜鹰”,稳稳地落在了他的手臂之上。
他熟练地,从鹰腿上解下那个小小的信筒,取出其中那,来自于千里之外的……王爷的最高指令。
他将信纸凑到油灯下,一目十行地看完。
然后他那张一向,平凡得如同,路人般的脸上缓缓地,浮现出了一抹冰冷的、充满了敬畏的……笑意。
“王爷……终于,要动手了。”
他将信纸,付之一炬。
然后便如同一滴,融入大海的水珠般,再次消失在了,那无边的、充满了阴谋和算计的……京城的夜色之中。
……
第二天,京城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但又似乎什么都已经变了。
城东,最热闹的“悦来居”茶楼里。
那个一向只会说《三国》、《说唐》的说书人,今日竟破天荒地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讲的是一个,关于“逸王殿下,为国为民不惜与虎谋皮,却反被恶虎所噬”的……“悲情”故事。
故事里,将逸王描绘成了一个,为了刺探军情,而“忍辱负重”与蛮族虚与委蛇的“孤胆英雄”。
将夜玄凌,则描绘成了一个只知,拥兵自重,坐视蛮族南下,意图不轨的……“国贼”。
这个,充满了“春秋笔法”的故事,瞬间就引爆了,整个茶楼!
而在,京城的各个角落。
无数个,类似的、经过了精心包装的“故事”和“童谣”,也开始,像瘟疫一般,疯狂地,传播开来。
——“小逸王,心悲凉,为国为民入虎狼。摄政王,坐高堂,手握重兵心如霜。北境乱,他不挡,一心只想当新皇。”
这些,真假难辨,却又,极具煽动性的舆论,瞬间,就将,太后和逸王,之前,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大义”形象,给冲击得,七零八落。
而,那些本就对逸王“引狼入室”之举,心怀不满的、中立派的老臣们,在听到这些,传言之后,那颗本就摇摆不定的心,也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倾斜。
一场无声的、却又,足以,致命的舆论反击战,就这么在秦风,这位顶级谋士的“遥控”指挥之下,悄无声息地,打响了。
而身处,风暴中心的主角们,则早已,做好了迎接那场真正的、血与火的洗礼的……所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