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娘恨得咬碎一口银牙,只是在老夫人和衡表兄面前不敢显露分毫。前面一个苏萤还未扫除干净,这后面又来了个礼部尚书许小姐。
当初上京之时,她就同母亲说:“母亲,好歹让我身边带个人,若是真有什么事,我连个趁手的都没有。难道您要我脏了自己的手吗?”
邓氏在闽西是个大族,各房子嗣都住在一块,若一点儿阴私腌臜也无,说出去也无人相信。瑾娘的母亲能让她在众多姐妹中脱颖而出,搏了个才女的名声,自不是单单靠着读书写字,便能扬名的。
母亲晓得她的意思,只觉得她完全没有承袭自己的聪明才智,恨铁不成钢地啧了一声,用手点着她的额角,道了声傻孩子!
“你无论带谁去,到了京城也还是人生地不熟,更何况路上还多一份花销!这钱啊,一定要花在刀刃上!”
说罢,母亲拍了拍她手里的包袱,之后又交给她一封信。
“你外祖以前的身份地位也不是白得的,哪怕如今咱们一无所有,京城中还是有一些旧人。”
“你随商队到了京城后,他们会带你去见一名叫蔡九的人。这蔡九从前也是四九城里的一霸,跟着你外祖捞了不少油水。你外祖没落后,他也不如从前了。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找他,比带上一百个丫鬟还管用!”
抵京当日,商队的人把她放在一个名叫破锣儿胡同的地方就走了。正害怕游移之际,一个端着饭碗、蓬头垢面的孩童问她找谁。在得知找的是蔡九,那小乞丐便说了声跟我来,把她带到一名老叟面前。
那老叟便是蔡九,瑾娘看他两颊无肉,瘦骨嶙峋,穿得破破烂烂,心便凉了半截。这哪儿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明明就是落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蔡九喊了她一声小姐,可她却高兴不起来,只嫌晦气。
后来,还是蔡九派了个小乞丐,才把她送至的杜府。
在杜府的那几日,她从未想过自己会用上蔡九,可当她得知要去灯会之时,她的心思便活络了起来。
她初来乍到,除了伏低做小,讨好姨母,能做的实在太少。既然要去灯会,她必须把握这个时机,做点什么才好。于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她按照之前蔡九所说,借口去了门房,趁人不注意,将写着上元灯会四字的纸条放在了那脚踏绣球的石狮子身下,同时还拿着两枚铜板压着。
蔡九虽是三教九流,哪怕势力早已不如从前,却还有着江湖人的义气。因欠着瑾娘外祖的恩,自她进了杜府,他日日都派手下的小乞丐在杜府周围乞讨。
上元当日,自杜府的马车出了门后,蔡九等便跟在了马车不远处,一直跟到了灯会。
才下马车,瑾娘便看到了他,于是特意挑起婉仪猜灯谜的兴致,以观灯为借口离开了杜衡他们。之后又遣了清泉去各处采买,趁着婉仪看灯入迷时,与蔡九碰头,速速商定了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