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三年八月初一晨,天刚蒙蒙亮,朝鲜的崇山峻岭间,一片肃穆。李勇、尚可喜和张焘的联军营内,已是一片忙碌。士兵们架起了行军锅,在晨雾的缭绕中,柴火噼啪作响,浓烟缓缓升腾。锅中的食物翻滚着,散发着阵阵香气,那是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准备的最后一餐。将士们有的端着碗,狼吞虎咽地吃着,眼神中却透着坚毅;有的则匆忙咽下几口,便开始检查自己的武器装备。
各营的将领们穿梭于队伍之间,鼓舞士气。李勇看着眼前这支融合了各方力量的大军,心中充满了斗志。尚可喜和张焘也各自鼓舞着麾下士兵,喊着激励的口号。
随着一声嘹亮的号角声响起,大军出营。整齐的步伐震撼着大地,猎猎作响的战旗在风中飘扬。士兵们的眼神中燃烧着复仇与胜利的火焰,他们正朝着与后金决战的前线,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前进。而楞额礼和喀克笃礼留下1000人监视和防备宣川明军外,也是倾巢出动。
一个时辰后,双方大军相距5里,形成对峙。明军排出品字形的阵型,金山新军在前,左翼为张焘的皮岛军,右翼为尚可喜的广鹿岛军,由于金山的贷款支持,东江镇全部装备统一的金山造燧发式火铳,张焘和尚可喜还分别购进了20门5斤炮,李勇担心他们火力不足,将陆战营的火炮分别借给他们10门。
顶在最前线的是金山新军的三个步兵团,由张杰统一指挥。金山模范旅标准是3200名士兵,配置包括两个步兵团和一个合成团:其中两个火铳步兵团各有1000人,重型手摇式10管火铳100支,配曲线炮60门,5斤炮40门。合成团有四个营1200人,分别是一个骑兵营300名骑兵;一个重炮营300人、15门10斤重炮,10组16发火箭炮,一个辎重工兵营300人、一个300人的旅直属警卫营。而这次顶在前面的三个步兵团中有一个是张杰从义州带过来的。陆战营1000人负责拱卫李勇和中军大旗。
这样金山新军在正面,集中布置了15门10斤重炮,10组16发火箭炮,80门5斤炮的远程打击力量,布置了150门曲线炮,200支10管火铳近程打击力量,李勇对自己的小命很看重,这次是一点也不敢留手,就差点从水师船上再拆几十门重炮,后来,感觉自己还是太怂了,就主动放弃了。
双方列阵完毕后,在阵列前方60步,金山新军还偷偷的为联军拉了三层铁丝网,铁丝网还是留有缺口,只是逼着人要绕着走而已,对方在百步之外肯定看不清楚。张焘和尚可喜也是看得莫名其妙,金山这啥玩样儿,细得象丝一样,放在前面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