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蜀汉的武兴督蒋舒在任上没做出啥成绩,朝廷就派人来接替他,让他去协助将军傅佥守关口,蒋舒心里就特别不爽。钟会派护军胡烈作为前锋攻打关口,蒋舒就骗傅佥说:“现在敌人来了,咱们不出去迎战,就关着城门死守,这可不是好办法。”傅佥说:“我接到的命令是保住城池,只有把城保住了才算立功。现在要是违抗命令出去打仗,万一打败了,丢了国家,就算死了也没啥意义啊。”蒋舒又说:“你觉得保住城是立功,我觉得出去打胜仗才是立功,咱俩各干各的吧。”说完就带着自己的人出城了。傅佥以为他真去打仗了,就没怎么防备。结果蒋舒带着人直接去迎接胡烈投降了,胡烈趁机偷袭城池,傅佥奋力抵抗,最后战死。傅佥是傅肜的儿子。钟会听说关口已经被攻下,就一路畅通无阻地向前推进,缴获了不少仓库里储存的物资和粮食。
邓艾这边派天水太守王颀直接攻打姜维的营地,陇西太守牵弘在前面拦截,金城太守杨欣则向甘松进军。姜维听说钟会的各路军队已经进入汉中,就带兵往回赶。杨欣等人在强川口追上姜维,双方大战一场,姜维战败逃走。姜维又听说诸葛绪已经在桥头堵住了道路,就从孔函谷进入北道,想绕到诸葛绪后面。诸葛绪得知消息后,向后撤退了三十里。姜维进入北道三十多里,听说诸葛绪撤军了,就又往回走,从桥头通过。诸葛绪发现后赶紧去截击姜维,结果就差了一天没赶上。姜维于是回到阴平,集合部队,打算赶赴关城。还没到,就听说关城已经被攻破,只好退到白水,在那儿遇到了廖化、张翼、董厥等人,几路人马合兵一处,据守剑阁,抵挡钟会。
安国元侯高柔去世。
冬天十月,蜀汉向吴国求救。甲申日,吴国皇帝派大将军丁奉率领各路军队向寿春进发;派将军留平到南郡找施绩,商量该往哪儿出兵救援;还派将军丁封、孙异到沔中,去救蜀汉。
魏国这边,因为征讨蜀汉的将领们接连传来捷报,朝廷又下诏让大将军司马昭进位,爵位赏赐和之前的诏书一样,这次司马昭接受了。
司马昭征召任城的魏舒担任相国参军。魏舒年轻的时候反应比较迟钝,为人质朴,乡亲们都不怎么看重他。他的堂叔父魏衡是吏部郎,在当时挺有名气,可也不觉得魏舒有啥特别的,还让他去看守水碓。魏衡经常叹气说:“魏舒要是能当个管理几百户人家的小官,我也就没啥指望了!”魏舒倒也不往心里去,也不刻意表现自己。只有太原的王乂对魏舒说:“你以后肯定能当上三公这样的大官。”还经常在魏舒缺钱的时候帮他,魏舒也不推辞,照单全收。魏舒四十多岁的时候,郡里推举他做上计掾,又举荐他为孝廉。宗族里的人觉得魏舒没啥学问,都劝他别去,这样还能落个清高的名声。魏舒却说:“要是去考试没考上,那责任在我。我怎么能假装清高不去,还把这当成自己的荣耀呢!”于是他就自己给自己定计划,花一百天学习一部经典,后来参加对策考试,成绩还不错,一路升迁,当上了后将军钟毓的长史。钟毓每次和下属们一起射箭,魏舒一般就帮忙算算筹数。后来有一次人不够,就让魏舒凑数,结果魏舒神态悠闲文雅,射箭百发百中,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没人能比得过他。钟毓感叹着向他道歉说:“我以前没发现你有这么大的才能,就像这射箭一样,又何止这一件事呢!”等魏舒当了相国参军,府里朝廷的琐碎事务,他从不轻易表态说谁对谁错;但遇到国家兴废这样的大事,大家都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魏舒就会慢慢谋划,提出的办法往往比众人的想法更高明。司马昭因此特别器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