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娘看了过去,想了一会,最后说了实话,“还没有……要是告诉这丫头,恐怕,她就不让我们来了……”
“不过我们也没想瞒住她,只想着以后跟她说说……”
赵琰却笑着温和道,“堂嫂这般做是对的,到底是一家人。我能帮上忙,一定会尽力而为的。以前两家有太多的误会,也没个好机会说说。上次我弟弟赵寻那件事,的确是他的错,事后我也想带他去跟堂哥道歉的,可是画棠她不同意。我们不得已才没去,想来今日,不求你和堂哥原谅,我也是要跟你说一声抱歉的。”
王淑娘觉得赵琰并没有自己男人说的那般讨厌,三年前,俞回带着画棠去了京城,回来后说,这位赵三公子眼光高的很,绝对没有看上画棠,也不知道这丫头执意嫁进去会不会受苦。
又说,待在相府两个月,除了几个丫鬟,他也没见着什么人,即便是要成婚的妹夫,也从来没有路过脸,更别说将他这乡下的堂哥放在眼里了。
今日一见,她却觉得俞回说的是另外一个人,赵琰虽然是个官身,但举止有礼,说话又好听,一口一个堂嫂,即便是和离后,也是十分尊敬的,让她感觉他们就是一家人。
“上次的事情,我们也有不对。吉安那小子,我们事后也打了一顿,再怎么样也不能放蛇咬人啊。即便没毒要是吓着人了也是罪过。”
“是赵寻不对,要不是他自己有错在先,怎么惹得堂哥和侄儿这般生气,这是他应得的。”
说道这里了,这就算是两清了。
赵琰说,“刚刚外面的官吏说不能受理,的确没有骗堂嫂。”
“一般府衙受理的案件都是要原告亲自来的,即便没有,也是要有委托书的,就是怕有人从中干些狐假虎威的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