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又认真道,“我真心希望你可以接受我的建议,这些钱对于我来说是一笔小数目,可对于你来说可能是一个机会。在我十八岁时,也遇见这样一个机会,当时我还没有高中探花,每日都在书院冥思苦想。这时恩师建议我去麓山书院一趟,一是散心,二是想想科举是为了什么。就这样我去了那里,在那认识了许多朋友,也得到了之前不曾有的知识。”
少年听得认真,他没有想到以往如同仇人一般的人,如今会在这里跟他说这些往事。
他的声音继续温和着说,“如果我没有听老师的话,没有抓住那次游学的机会,可能如今我还取不到这些成就。所以,我希望你能接受。君子不问出身,古往今来,有多少受人资助的学子,他们一生脊骨刚毅,留下传世绝学。没有人会说他们手软,只会赞叹他们穷且益坚!”
温声的话语还是在少年的心里留下了痕迹,他静静地坐在凳子上,思考赵琰说的话。
这一刻,只会吃喝玩闹的少年仿佛一下子就长大了,也仿佛明白人的一生应有有所目标的活。他虽然读书不多,但也知道,即便做不到像伟人一样高大,但至少要保护自己的家人,给他们带来富足的生活。
过了一会,少年的声音传来,这次是坚定,“好,我愿意试一试。”
赵琰笑道,“你一定不会后悔。”
…………
屋内王淑娘时不时地往外瞧上几眼,跟烧火的俞回道,“我看着这个赵琰不像你之前说的那般目中无人。现在也能跟我们聊天了,倒是挺好相处的。”
俞回道,“可能年级大了,有些变了。三年前我带着俞丫头去的时候,可是不愿意搭理我们的。”
“也许是想让我们在画棠面前替他说说好话吧,之前听县城里的人说,那个百里公子对画棠也是一片痴心。”王淑娘一边炒菜一边道。
俞回叹了口气,“她一个人终究不是个办法,现在还好,等老了我们也离开了,她还能依靠谁呢。”
“是啊,要是这个赵琰真的改了,我看也成,至于画棠选谁,就她自己拿主意。反正她现在有底气,自己的手艺也能养活一家人,可要好好挑。”
其实他们都明白,按照以往赵琰是不会跟他们这般热络的,这都是因着画棠这层关系,可作为家人,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