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勤组秘密研究所,代号“蜂巢”,深藏于燕京地下数百米,戒备森严。
林霜一身干练作战服,领着陈溯穿过一道道虹膜验证的合金闸门,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精密仪器的冰冷气息。
“这里是七号实验室,昆仑墟残留能量样本都在这儿。”林霜指了指前方,“对外,你是协助分析的编外人员。”
实验室内,一个穿着白大褂,眼神锐利的中年男人正盯着监控屏幕,见他们进来,目光如探照灯般落在陈溯身上。
“林队,这就是你说的‘帮手’?”韩岳,特勤组科研部的负责人,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一个杂役,能懂什么能量分析?别给我们添乱就谢天谢地了。”
陈溯仿佛没听见他的话,目光平静地扫过实验室内那些闪烁着幽光的仪器,然后从随身携带的旧布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默默摊开。
那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符号和图形,仿佛自成一个体系。
韩岳嗤笑一声,正要再说什么,实验室的门再次滑开。
苏绾走了进来,她穿着一件素雅的白裙,气质空灵,与这充满科技感的环境格格不入,却无人敢小觑。
“林队,韩组长。”她微微颔首,目光却落在了陈溯和他摊开的笔记上,瞳孔微不可察地一缩。
“苏小姐,您是遗迹学专家,正好帮我们看看。”林霜介绍道,“这位是陈溯,对昆仑墟的能量有独到见解。”
苏绾走到陈溯身边,指尖在虚空中轻轻一点,一层淡蓝色的光晕在她眼底流转。
“观测者共鸣。”她轻声道,视线仿佛穿透了陈溯的身体,直达他体内那枚缓缓转动的星骸齿轮。
几分钟后,苏绾收回目光,在旁边的光屏上迅速勾勒起来。
无数光点连接成线,再由线构成面,最终形成一幅复杂而玄奥的立体脉络图,宛如人体内的另一套星河。
“这是你体内星骸齿轮的能量轨迹模拟,我称之为‘银河筋膜’。”她看向陈溯,声音压得极低:“这股力量远超你的想象,你必须控制好节奏,否则,雷耀山的下场,就是你的前车之鉴。”
陈溯心中一凛,雷耀山走火入魔,肉身几乎崩毁的景象历历在目。
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陈溯沉浸在研究中。
他将苏绾绘制的“银河筋膜”模拟路径图,与特勤组数据库中收录的数千种现代武道经络图进行对比。
屏幕上,代表“银河筋膜”的蓝色光路与代表现代武道的红色光路交错重叠,差异一目了然。
“原来如此。”陈溯喃喃自语,现代武道体系,更像是古武传承在历史长河中不断遗失、简化后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