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八道,算了,你们收割这些稻子为什么要往那个大盒子里送?”
刚才老朱几人早发现了,一大块稻田,得有两三亩了,这么宽的地方七八个人手拿镰刀收割下稻穗,再有人专门的抱起送到那个大木盒子面前,再有人拿着那一大把稻穗往那大木盒子里塞,大木盒子发出“轰轰轰”的一阵声响后,那一大把稻穗上的稻谷子就全没了,余下的就只有稻草,直接被丢到一边,然后继续前面的动作。
老朱几人稍微靠近一点,正好那大木盒子由两人拖着往这边靠了靠,只是一会就目瞪口呆,这也太神奇了吧?那大木盒子是什么宝贝,居然能瞬间脱粒?
“父皇,那是打谷机,用来脱粒的,省时省力。只需要两个成年男人用力踩,带动里面的齿轮转动....”朱标见老朱一脸疑惑,解释了一下。
“打谷机?好家伙,这东西真是厉害,咱们大明要是都有这东西,百姓们收粮可就不用愁了。”老朱眼睛一亮,连声称赞,甚至于让人将那打谷机拖到水田边上来,老朱不管几位随行大臣的无语目光,直接就下水操作去了。
正在“打禾”的庄稼汉们当然不会拂了老朱的意,毕竟这些人可都是“副村长”的客人,那都是官老爷。
踩了一会打谷机之后,老朱身上沾了一些碎稻草,不过老朱却是一脸的兴奋,这是农家神器啊,随即不顾形象踩着水田里的泥围着打谷机转了一圈,看到那些铁齿轮时,老朱突然间理解,为什么唐仨仁一定要先弄炼铁的炉子了。
“这东西,也是那小子弄出来的?”
老朱重新回到水泥地面上,这时不少汉子推着一种奇怪的推车过来了,为什么说奇怪,因为这推车不是以前的独轮车,而像是拆了顶棚的马车,原来用来做车轴的木料全换成了铁制,奢侈,简直太奢侈了。
至于齿轮怎么做到精确的?唐仨仁前面招了两千人,其中有不少工匠,纯手工打磨了解一下,只要给这些工匠足够的工钱,再给个简易图纸,手搓个小小齿轮不是手到擒来?更何况只需要那些铁齿轮能够转起来就行,别跟我说美观不美观。
啥?你说对不上号?那就再打磨,人海战术在制造业最大的优势就是纯以数量先,质量什么的全靠碰运气,也正因为如此,目前打谷机成品在唐家铺也只有不到十台,那种铁制推车也不多,老朱看到的几乎是目前整个唐家铺的全部铁推车。
本来老朱还想说这种推车变得更重,更加不方便时,看到平整的水泥路便没有说什么了,一行人看着这些汉子一边有说有笑,一边将打谷机里的谷子用簸箕装出来,然后装车拖到专门晒谷子的地方晾晒。之后就是等谷子干了后,筛掉杂物留下纯谷子,再就是舂米,唐仨仁不是没想过弄台铁制的碓床出来,问题是当下弄不出高动力的家伙事咯,做出来也用不了。
“是啊,我现在也明白了一件事,就是铁这东西只要能够溶,再发挥一下咱们自己的想像力,当真是能够做好多好多有用的物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