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他们过来了?老朱的夫人病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唐仨仁愣了好一会,老朱的夫人是谁?那可是汉家第一皇后,而且在没有任何消炎药抗生素之类东西的现在,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风寒也能摧毁一个人的身体,唐仨仁可不想因为自己这只小蝴蝶的出现,导致马皇后的身体提前垮掉。
没错,如果没有唐仨仁的出现,就不会有现在的唐家铺,如果不是唐家铺,马皇后也不会出现在这里,自然也不会淋到雨了。
“黎大夫已经看过了,就是受了点凉....”
胡惟庸现在可是很好的融入了唐家铺“会计”的角色,这个时间段在村学堂附近新修的一座屋子里喝茶,唐仨仁也在这里,不过不是在这里喝茶的,而是在做一个小小的规划,哪方面的呢?
一张简易图纸上,有唐家铺所有建筑的规划,没办法,刘基这家伙是位风水大师不假,但对方似乎对一个村子的建设规划完全没有兴趣,不过在得知唐仨仁的一些想法后,在村子建设看风水方面刘基还是给了些建议。
余下的,唐仨仁觉得还是丢给专业的工匠们得了,他只需要弄个草图出来就行。
匆忙落下最后几笔,也算是初步习惯了毛笔,唐仨仁让人先将图纸拿去研究一下,至于看不看得懂,那是大规划图,先搞定中间的一丢丢再说吧。
“你不去看看你的老东家?”
看着胡惟庸悠闲的样子,唐仨仁开了句玩笑,讲真啊,明初的时候老朱确实有点亏待了淅东的这些能人们,或许只是因为他们的出身都比淮西那帮子人要高。
“不去不去,我现在日子过得挺好的,虽然没当官了,但我的另一个抱负已经实现了....”
没错,不止胡惟庸,其实不少像他这样的人当官的目的本就不纯,为了什么?难道你要跟我说为了老朱给的那一点点俸禄?别逗了,谁都知道大明时期的官是有史以来工资最低的,风险最大的。
“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
既然发财这个“终极目标”已经在实现当中,胡惟庸当然不会在意自己的这身本事到底是卖给谁了,关键是唐仨仁开的月俸实在是太高,现在成了国公的李善长,年俸是4000石粮,这个时候的粮食,不管是粗米还是精米,一石为后世156斤上下,价值在二钱银子到五钱银子。
也就是说,李善长目前的年俸在两千两银子以内,一个月下来两百两银子都没有,不要觉得多,国公府上下百来号人的开销都在这里面了,当然,封了国公之后,李善长名下各类田土商铺的收益,也全是国公府的,朝廷是再拿不到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