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当官,其实只有在宋时最舒服了,工资不仅高得离谱,关键是有一条“刑不上士大夫”这一条在兜底呢,就是只要你成了大宋的官,哪怕是一个小吏也行,犯了再大的错,都不会受刑。
在大明当王爷才是最舒服的,老朱制定的那些“养猪”政策,全是为了他朱家的王爷们考虑的。
“北征我在唐家铺给你们出点主意,然后督促一下唐家铺的工匠们加油生产前线所需的物资就行了....”
就凭目前唐家铺的作坊能力,可支撑不起前线几十万大军所需要的物资,所以,扩建,必须扩充规模了,老朱显然也明白这一点,这唐家铺里的一些作坊什么的,其实也不是不可以替代,只不过老朱还想着唐仨仁能够弄出更多的好东西呢,所以唐家铺肯定是要保留的。
“仅仅一个唐家铺,对于整个大明而言,远远不够。”
反倒是唐仨仁主动提出这件事,就是将唐家铺的一些东西,现在开始可以往大明各地推广了,至于能够推广到什么地步,还得看老朱,也就是皇室的态度了。
“你怕死?”
老朱突然这么说道,这话挺伤人的,身为大明人,尤其还是洪武爷就站在这里,如果唐仨仁承认怕死,岂不是太丢人了,老朱只怕就是想用这种方法刺激一下唐仨仁,然后让他去当官,当更大的官。
“对,我这么一个文弱的家伙,上了战场很容易就挂了,还是别去前线给将士们添麻烦了。”
唐仨仁承认得很干脆,这可把几位整不会了,这唐仨仁似乎对于名声什么的,根本就不在乎,吃得正欢的十一岁朱棣突然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目光看向了唐仨仁,那眼神中似乎带着一种鄙视。
“你这小子,怎么就没有一点血性....”
老朱骂了一句,唐仨仁懒得理他,你这么说,要不让朱标跟着徐达北上?
“血性这东西也要分场合的,这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执行方面的事情就不要找我了,我还是习惯待在村里不出门,外面的世界太危险了,为了我的小命要紧,就别提这事了,北征,我是不可能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