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想着要搞出蒸汽机这东西的原因,是因为唐仨仁受够了没有电的日子,大晚上的没有电,整个唐家铺可以说只有炼铁作坊那边有光。
不是没有试过简易的发电,比如弄一些铜线啥的,将其绑在那些水车上面,虽然这样发出来的电量少得可怜,但仅供唐仨仁一个人的小院里用完全是足够了。
但是,这里有几个难点一直没有解决,首先是电路的输送需要电线,铜线外包一些油布勉强能过关,其次就是灯泡啊,唐仨仁还没有奢侈到让人用造琉璃的方法去弄灯泡,关键是灯光内部的“伪真空”环境,按大明目前的科技水平绝对有难度。
在想做灯泡之前,唐仨仁早就在回忆玻璃的制作方式,有炼铁炉子在,要融解河边那一堆沙子,从而弄出玻璃,已经没有多大的阻碍了,除了难题“伪真空”,就是钨丝。
要知道,灯炮工作的原理是电流通过灯丝时产生热量,灯丝不断将热量聚集,使得灯丝的温度达2000摄氏度以上,灯丝在处于白炽状态时,就像烧红了的铁能发光一样而发出光来。那么灯丝的温度越高,发出的光就越亮。
能量守恒转化之类的原理唐仨仁自己都不懂,就不瞎指导了,铁丝在电流作用下燃烧是会燃烧,但只几个瞬间就融化了。
所以最好的材料是钨丝,唐仨仁可是记得,最先制造出来的一只灯泡,用的是钨丝,那只灯泡亮了百年时间都还亮着呢。
只是这材料目前怕是没办法搞到了,想要弄出来哪怕一只手电筒用的灯泡,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哪怕唐仨仁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依然很难很难,因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一些元素的提取。
“算了,中国虽然是地球上钨储备量最大的国家,但在大明根本就没有提取这东西的可能,以后慢慢让人试验去了。”
一旦有了电,灯泡这种东西相信很快就能弄出来,其中的灯丝材料,弄不到最好的钨,用其它的一些材料暂时先代替着,就是要经常“换灯泡”,这样一来普通人估计是用不起了,这一点唐仨仁只能叹气了,科技的发展都不是一两天能够搞定的。
眼下还是先看看初代蒸汽机吧,等唐仨仁跑到唐家铺唐家山脚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将一个三米多高的铁疙瘩里三层外三层围了起来,当然并没有人靠得太近,因为这铁家伙的头顶正滋滋往外冒着烟呢。
不仅冒烟,还发出“轰轰轰”的怪叫声,十几名年纪不等的工匠正围着这大家伙说着什么,不时还有人拿出个本子出来写上一些字。
“村长来了,大家让一下....”
看到唐仨仁过来,看热闹的人们立即让了开来,唐仨仁快步走到这散发着高温的铁疙瘩面前,目光灼灼,如果它不是正在转动,唐仨仁真想伸手去抚摸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