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仨仁坐在村部的食堂里,这里成了唐家铺常设的办公点了,唐仨仁在考虑要不要在村学堂的旁边设几间办公室什么的。
罗四之前跟唐仨仁说过这一次天花感染者都是从外面逃难来的,而这个时间段,正好是南方的雨季开始,是从哪里逃难过来的?
大明初期和大明末期,最不缺的就是逃荒的,在大明初期,又在这个时间段逃到这里的,唐仨仁想起了一个地方。
不过还是得问上一问,才能确定自己的猜测,洪武四年,老朱的老家濠州,发生了水灾,当地的皇亲国戚大发灾难财,尤其是老朱家的那帮堂弟兄亲戚们,直接把朝廷后来拔的百万两振灾银给吞了,直接导致凤阳三年饥荒,可以说是除了凤阳城里的少部分人,其余的要么逃了,要么死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世的一些推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后,为了营造故乡,调用了大批的人力物力来修建凤阳,并在洪武四年(1371年),凤阳作为中都,是朱元璋非常重视的地方。
为了建设凤阳,老朱下令从江南移民十几万人进入凤阳,这十几万人算得上是强行被征召到凤阳的,最终效果甚微,留下来的人也是十不存一。
凤阳的管理一直是由中央朝廷负责。具体到洪武四年,虽然没有明确的记录表明谁在管理凤阳,但可以推测,凤阳的管理事务应该由朱元璋委派的官员负责,具体是谁并没有明确的记录。
“濠州钟离...听着有些熟悉....”
唐仨仁得知这个地名后,愣了一会,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这与他想起来的“凤阳”有些不一样,毕竟不是学历史出身的,就算初中高中时接触过史书,但你让一个理工男去记历史上一些地名,估计有点难度,更何况凤阳之名还是在洪武七年的时候老朱给濠州改了的名字。
罗四与刘基还有胡惟庸相视一眼,自家村长居然不知道濠州?
“陛下的龙兴之地....”
胡惟庸小声的提醒了一句,唐仨仁反应了过来,这跟他想的不就是一个地方吗?好像明初几年的时候那里确实不叫凤阳来着。
“哦....”唐仨仁这不想起来了,稍微有点尴尬,自己那点历史知识大部分都还给历史老师了,早知道要穿越到大明来,就学文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