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第54章 铺变县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 铺变县了(2 / 2)

“咱听着呢,对了,李善长给了你多少银子?”

水泥的事虽然经过老朱的允许,但不可能让李善长白拿的,濠州的重建肯定是要花钱的,所以老朱才会有这么一问。

“哦,比平常价格高出一倍....”唐仨仁也不怕喊价,因为就算是高出一倍,也就是一两银子五百斤,那也算是便宜的,只不过这个价格在老朱看来,唐仨仁就是故意喊高价的,因为有一种套路,自古以来都是被所有官吏认可的潜规则。

那就是朝廷采买,不管买的是什么,只管往顶格的高价去报价就对了,像唐仨仁这种只翻了一倍的价格,已经是看在老朱是最大股东的面子上了。

要不然在大明的水泥,不卖个一两银子十斤那都对不起李善长的身份,要知道唐仨仁穿越之前是做什么的?就是在小县城里搞销售的,高大上的物品他没资格去卖,但像这种低端物品,那绝对是驾轻就熟。

曾亲眼见过这样一件事,同样是水泥,市场价格为几十块钱一包的水泥,一包水泥二十五公斤,也就是五十斤,到了朝廷工程时,硬是被人报出了一千一包的天价。

别问,问就是这种水泥是包含着各种科技的先进水泥,讽刺的是,就是这种水泥修出来的马路,三年不到,直接就被人宣布报废重修了,然后再重复之前的动作,一公里五千万的村道见过没有?两亿一公里的公路见过没有?

相信不少人知道,这包一千块的水泥当中,五十块是真正的成本给商家的,五十块是包工头赚的,三十块是给民工的工资,余下的八百七十块,当然是二一添作五了,不然人家衙门的领导搞建设搞招标靠什么赚钱?

有道是“越穷的地方越好搞钱”,因为可以不断的让上头往这里拨资金来支持,然后这些资金啥的,十万块中能够有五千块钱真正的用来正经的事情上面,已经是烧高香了,真的,见怪不怪了。

“你刚才说有事向咱请教?该不会是想问咱,怎么样捞钱不会被咱砍了脑袋吧?”

如果水泥厂的收入大头不是到了老朱手里,光是翻一倍的价格,已经能够让唐仨仁人头落地一次了。

前面唐仨仁似乎早有预见,所以水泥厂这边他是一点股份都没占,就是每卖出三十斤水泥,算是一包吧,就得让唐仨仁赚一文钱。也就是说不管这水泥卖给了谁,定价几何,都跟唐仨仁的这一文钱收入无关,所以唐仨仁把价定得越高,老朱赚的就越多,对于老朱而言何乐而不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