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前马皇后特意问了一下唐仨仁能不能治背疽,毕竟在古代这种病可以说是无药石可医,只能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太医割掉那些烂肉——主要是古代没有真正意义上消炎的药物啊。
“真到了魏国公扛不住的时候,将他送到唐家铺来....”
唐仨仁本来是想摇头说治不了,因为正史记载,徐达就算有背疽之痛,也还有十来年的寿命,不会现在就挂了,关键时候唐仨仁肯定会出手,所以趁老朱没有注意,唐仨仁跟朱标说了这句话。
朱标闻言一愣,随即点了点头,他明白唐仨仁的意思,这是要让他做好准备,万一徐达真的挺不过来,也好有个安排。老朱此时已经坐在了马车上,神色凝重,显然对于徐达的病情十分担忧。
二虎驾车疾驰,很快就回到了应天城,老朱直奔魏国公府而去,一路上没有多说什么。徐达此时回来,倒不是北征之事有了变故,北征大军正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徐达会提前赶回来,应是他背疽发作,情况已到了不容乐观的地步。
径直走进了国公府,无视那群府上仆人们的行礼,老朱直接就往徐达的卧室走去,马皇后紧随其后。
大明的建立,贡献最大的武将,可以说就是徐达了,文臣方面李善长或许不错,但哪有徐达跟老朱之间的交情?
这是真正过命的交情,历史上说徐达最终是因老朱的猜忌而死,这种说法应该是后来的鞑子王朝故意抹黑大明。
老朱心急如焚,脚步匆匆,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上,又似在与时间赛跑,试图挽回一个即将逝去的英雄。马皇后紧随其后,她的眼神中同样充满了忧虑与关切,她深知徐达在老朱心中的地位,也明白这位老战友的病情对于大明江山的意义。
国公府内,气氛凝重,仆人们虽行礼却不敢多言,生怕惊扰了这位天子的急行。老朱一路畅通无阻,直奔徐达的卧室,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见到徐达,哪怕只是多看一眼,多听一句他的声音。
卧室之内,烛光摇曳,映照出徐达苍白而消瘦的脸庞。他静静地躺在床上,似乎已无力再起身迎接这位故友的到来。老朱站在床边,目光紧紧锁住徐达,仿佛要将这一刻永远镌刻在心间。他轻轻地握住徐达的手,那双手曾经握过无数兵器,如今却虚弱无力,让老朱不禁心生酸楚。
“天德,你一定要挺住,大明还需要你,朕也需要你。”老朱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力量,面对徐达的病情,老朱的坚持与不放弃,不仅是对徐达的深情厚谊,更是对大明未来的坚定信念。
“臣,见过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