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第84章 百姓为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章 百姓为天(1 / 2)

“未知百姓苦,莫言百姓策。”

一年到头没有真正深入百姓家的官员,是没有资格说什么民生的,就算想出来所谓的“民生”政策,那也多数是空中楼阁,粗俗一点的说法就是瞎扯淡。

试想一下,天天坐在庙堂之上里闲得各种痛的玩意,想出来的东西除了更有利于他们自己之外,怎么可能跟真正的底层百姓有关?

这帮玩意只怕还没有庙里的菩萨管用,因为那泥菩萨至少不会给老百姓尽是添堵是吧?

老朱,即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之所以在历史上受到普通百姓的爱戴,不仅仅是因为他出身贫寒,更因为他深知百姓的疾苦。他从一个放牛娃、和尚,一步步走上皇位,这种传奇般的经历,使得他与百姓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他深知百姓需要什么,渴望什么,因此在治理国家时,他推行了一系列减轻百姓负担的政策。

朱元璋在位期间,大力推行土地改革,实行“均田制”,使得许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他严惩贪官污吏,减轻赋税,使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他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使得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这些政策,使得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

此外,朱元璋还注重文化教育,他设立了国子监,选拔人才,使得更多有才华的平民子弟有机会进入仕途。他编纂《大明律》,规范法律,使得百姓的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他甚至亲自编写《御制大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百姓普及法律知识,使得法律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而是贴近百姓生活的实际需要。

朱元璋的这些举措,使得他在百姓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他不仅在政治上关心百姓,更在精神上与百姓相通。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百姓的支持和努力。因此,他始终保持着与百姓的紧密联系,这种亲民的形象,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与那些只知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统治者相比,朱元璋的这种亲民态度,无疑更加赢得了百姓的心。他不仅在口头上关心百姓,更在行动上为百姓谋福利。这种务实的作风,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平民皇帝”的美名。而那些连口号都不喊、遇到百姓绕道走的统治者,自然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朱元璋的故事,成为了后世许多渴望改变命运、关心百姓福祉的领导者的学习榜样。

“真正的民生政策,必须源自于对百姓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体验。只有那些愿意走到田间地头,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官员,才能真正听到百姓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这样的官员,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真正解决老百姓的生存问题。”

唐仨仁难得的在村里讲一些东西,当然跟这帮子村民讲大道理他们是不会懂的,更多的是给老朱的儿子和臣子们上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