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喝了一杯酒下肚,重重点了点头,或许在皇室之中,权力与地位至关重要,但情感与责任同样不可或缺。正妃作为太子妃,不仅是自己的伴侣,更是未来帝国的皇后,地位尊贵绝不可被替代。
“老唐说得对,标,受教了。”朱标郑重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同时似乎也明白唐仨仁为什么无论在娶了肖伊人之前还是之后,都没有随意的去找女人了,按说唐仨仁的本事,说媒的早踏破了唐家院子了,结果唐仨仁依然还是只娶了一个肖伊人。
唐仨仁微微一笑,他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触动了朱标的心弦。他继续说道:“能够明白这一点,实乃大明之福。未来看您的了,想来大明定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临时太子行宫里其他将领,尤其是徐达几人相视一眼,装作没有听见,若是换作其他的朝代,唐仨仁光是这句话,就有了“唆使储君”的罪了。
不过这是在大明,皇帝是老朱,谁都知道就算真有人去跟老朱说朱标在唐仨仁的唆使之下准备造反,而且朱标也真有这个想法,老朱只会开心的笑笑,再厉害点直接下道圣旨表示支持朱标造反。
朱标此时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突然发现唐仨仁的袖袋中有一封信,应该是写给肖伊人的。
新年了,高丽这边却没有春节的味道,没有烟花爆竹声,也没有春联,据说高句丽百年前为了学习“宗主国”的习惯,将这两样东西那是发挥得极好的,后来也不知道是哪个脑残的管理者这么来了句:
“放烟花爆竹影响高句丽贵族们的出行质量,呛死个人了,贴那些红纸啥的就太贵了....”
前半句就是扯淡,后半句说的倒是实话,普通老百姓这个时候谁买得起好的纸张贴春联,然后一些老百姓就自己写,自己贴,这不识字的人可不多,之后就被一些“贵族”以“太丑”的理由给禁绝了。
可以说是是将“凡是对统治者有利的就提倡,凡是对老百姓有利的就禁止”这句话发挥得淋漓尽致,凡是敢这么干的统治者,很快就得完蛋。
这种破事放在唐仨仁穿越过来的那个时空,敢这么干的人也一定会被钉上“耻辱柱”一辈子都别想翻身,当老百姓全是傻子吗?
不过在这个时空,却没人敢这么说。毕竟高句丽的“贵族”们可是有着实打实的权力的,不像唐仨仁那个时空,所谓的贵族更多的像是“暴发户”,不过是些跳梁小丑,毕竟真正决定他们命运的还是那些手握实权的人。
新年了,高丽这边现在不会有春节的味道,将来也不会有的,真正的“棒子”才会没有资格触碰汉家的任何东西,就如真正的“汉奸”成天想的是如何抛弃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