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叔,你应该没有注意到,在我们踏上倭国的那一瞬间开始,老唐就像是换了个人一样。说说看,在你印象中,老唐在唐家铺时的性格如何?”
徐达怔了一下,他与唐仨仁见面的次数,不算出征后的次数,一共不超过十次吧?有几次还是因为徐达在唐家铺养伤,说起来他徐达的背疽还是唐仨仁治好的,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因为对大明的忠诚在,徐达是最不应该质疑唐仨仁的那一个人之一。
“有才干,还有,性子温和....”
没错,性子有些温和,但就是这么一个“温和”的男子,在踏上倭国土地的时候,变得极其的暴戾,与之前的——呃,温和,完全沾不上边了。
“呵呵....”
朱标这两个字“呵呵”当真是一言难尽啊,没错,这个时候朱标脑海中冒出一句话来,好像也是以前唐仨仁说过一次的。
“实力不详,遇倭则强....”
“殿下,你信他?”
这才是徐达最想问的一句话,虽然以臣子身份问出来有些不妥,但这个时候是必须问清楚的,若是朱标还有哪怕一丝的疑心,那明天唐仨仁也不能成为这支大军的实际指挥者!
“徐叔,你的背疽是他治好的,我跟你说另一件事吧,母后身上的暗疾,还有我的身体....”
提到马皇后时,徐达明显的惊了一惊,不过却没有继续再问下去了,这个理由,似乎已经足够让他们这群淮西武将完全相信了。
次日中午时分,依旧是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开玩笑,大田城是怎么完蛋的,消息自然已经被倭国各方大名知道了,毕竟整个倭国目前能住人的地方也就那么屁大点的地方。
“这里,就是倭国最大的城池,京都了吧?”
眼前,一座勉强能称之为城池的东西映入眼帘,城墙比之前的一些小城高了几米,城楼上旗帜飘扬,算显示着这座城池的重要。
唐仨仁骑着马站在队伍的最前方,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这座陌生的城池,心中涌起一股莫名。这就是倭国最大的城池,京都,并不是此次东征的最终目标。石见银山过了大田城后就占了,为什么会来京都,就是冲着亡其倭族来的。
“没错,唐大人,这里就是京都。”徐达的声音在朱标耳边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他深知,眼前的这位年轻人,虽然不是什么皇亲国戚,却是能够让老朱小朱都放心让其施为的存在,或许因为他有着一颗为了大明王朝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