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第158章 见怪不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8章 见怪不怪(1 / 2)

“贪婪是人的本性,每个官都有自身的价位,一万两不行,就十万两,十万两不动心?那就百万两,总会有一个数字会让拥有权势的人动心的....就算是国公,若是给足了银子,照样会给你办事.....”

其实唐仨仁并不觉得那些拥有权势的官员错了,只不过他们需要为他们的所做所为付出其他的一些代价而已,比如在老朱手上以权谋私,代价就是九族消消乐。

又比如在唐宋时期,士大夫啥的,这么搞的话要付出的代价就小了许多,因为当时的皇帝有钱啊。

这么说吧,大明初期,那叫一个穷啊,加上老朱这位开国皇帝的出身,正因为如此,明初才会有“贪没超六十两,剥皮实草”的规定。

老朱自己过过苦日子,知道百姓生活不易,因此对于官员的贪腐那是零容忍。在他看来,官员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就应该为百姓办事,而不是中饱私囊。六十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可能是几年的口粮,是生活的希望。而对于官员们来说,那可能只是一顿饭,一件衣服的钱。但老朱就是要用这样严苛的规定,来警示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让他们知道,贪腐的代价是沉重的,是不可承受的。

可是,这一次郭恒贪的,一不是赈灾粮,二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最重要的一点,户部现在有钱了,有很多很多银子了,以后也将拥有更多银子。

还有一点,比起几百年后那帮子卷走老百姓的银子直接就跑到外国去的汉奸官员,这郭恒之类的官员,至少还将银子都用在了大明境内。

仅凭这一点,唐仨仁就觉得这样的贪官最多杀首恶就行了,毕竟这些银子最终还是留在了大明。

而不是流失到了其他地方去了,让大明的财富流失到外国去,那才是真正的无耻行为!

这种将国家财富私自转移出境的行为,无异于挖大明的墙角,是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极大背叛。

唐仨仁对那些胆敢将大明财富流向外国的人,那才叫深恶痛绝。在他看来,这样的行为比才是真正的可恶,因为它直接损害了大明的国本,让大明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所以,尽管郭恒等人贪腐严重,但他们的行为至少还没有触及到唐仨仁内心的那条底线。

“所以,可以容忍他们在国内贪腐,但绝不能容忍他们将大明的财富流出去....老唐,你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并没有让银行的宋瓒将这件事情禀告父皇对吧?”

朱标对于“两百万两”的事很头疼,这不直接来找唐仨仁了,直接就听到了唐仨仁跟刘基还有宋瓒说了这样的一个观点。

“错了吗?标总,我这么跟你说吧,我曾听说过这么一个人,姓和,这人在当户部尚书期间,贪没了朝廷数亿两银子....”

这个数字,把刘基和宋瓒都给惊呆了,真有这样的官员吗?该不会是汉唐宋时期的家伙吧?等一下,富可敌国的官员,大明之前确实有不少,但数亿两白银又姓和的官员,还真没有听说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