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辅,这两年你收的还少了吗?现在朱家的屠刀到了扬州,你竟然好意思说出这样的话来?就不怕我等与你同归于尽吗?”
赵辅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同归于尽?你们配吗?我赵辅做事向来光明磊落,何曾收过你们一分一毫?倒是你们,平日里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如今竟敢来威胁我?”
他缓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继续说道:“现在你们知道了?扬州不是你们这群地主官绅的扬州,当初杨宪将你们带过来,用最短的时间让扬州恢复了正常生产,可不是你们的功劳....你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逃不过百姓的法眼。如今太子殿下驾临扬州,正是为了整治你们这些蛀虫,你们还不自知,真是可笑至极!”
那官绅闻言,脸色铁青,眼中闪过一丝惊恐。他深知赵辅所言非虚,自己平日里的所作所为确实难以服众。但此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赵辅,你别以为这样就能吓倒我们。我们背后也有人,一旦我们联合起来,你赵辅也讨不了好!”
“呵呵...师爷,给我送这群没有诚意的家伙出去。”
赵辅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想要他赵辅出手,没有足够的利益,肯定是不会趟这浑水的,那是太子,不是以前那些所谓的巡检司监察使什么的。
“诚意?”
这群官绅这时算是反应过来了,有人赶紧说道:
“赵大人,这一次我们带了足够的诚意过来的,你就不移步去看一眼?”
一百万两银子有多少?按照大明时期的计量,约莫今日扬州城内半数富户的家财总和。在大明,银两作为流通货币,其价值不仅在于其本身重量与成色,更在于其背后所代表的权力与地位。
一百万两,足以让任何人心动,即便是赵辅这样的人物,也不得不正视这笔巨款所带来的诱惑。
“宝钞?”
如果是宝钞的话,赵辅估计还是原来的态度,虽然现在大明宝钞的作工什么的都提升了不知多少倍,问题是扬州没有银行,那些本地钱庄也不认宝钞。
那官绅见赵辅有所动摇,心中一喜,赶紧趁热打铁:“赵大人,这一百万两银子,是现银,只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只要赵大人愿意出手相助,日后还有重谢。”
赵辅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心中清楚,这些官绅所谓的“诚意”,不过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罢了。但此刻,他并未点破,而是淡淡地说道:“哦?一百万两银子,倒是不少。既然如此,那本官就随你们去看一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