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那个将来“世界第一”的棒子国已经被彻底踩死了,不然以后号称“东棒西印”的组合现世,确实让蓝星恶心了好多年。
时间长了,这地方就像是被遗忘的角落,被时间遗忘的角落。未来这里将充斥着破旧的建筑,一望不到头的贫民窟,仿佛是历史的残骸,身处现代文明却又像是被文明无情地抛弃过一般。街道上满是垃圾,污水横流,空气中弥漫着腐烂和霉变的气息。就算是狗经过这里时,都会加快脚步,仿佛害怕被这里的阴霾所吞噬。
“前面就是得里城了,侯爷,你看可以放了我吧?”
“买卖批”这位天竺人经过几天与明人的交谈,口音上倒有模有样了,将这支三千人的明军带到得里城附近,他自认为可以“将功抵过”。
丝毫没有觉得出卖他自己的国家有什么心理负担来着,这该叫什么?嗯,“竺奸”?
唐仨仁冷冷地瞥了天竺人一眼,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意。
“放了你?还早呢,你如果觉得你现在再没有利用价值,我让人送你上路?”
天竺人“买卖批”闻言,脸色顿时变得苍白,他连忙跪下,双手合十,哀求道:“侯爷,我已将您带到得里城,您答应过我的,只要我带路,就放我自由。”
唐仨仁轻笑一声,目光如刀般锐利。“我好像没有答应过这件事吧?一切都是你为了活命自愿带我们过来的....”
天竺人“买卖批”急得满头大汗,他也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侯爷,我只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小民,只求平安度日,国家大事应该让那些高种姓刹帝利的人去操心....我就是个吠舍....侯爷你杀了我也有多少意义....”
这里提一句种姓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当时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次大陆,带来了他们独特的社会结构。最初,雅利安社会分为三个主要阶层:婆罗门(祭司和学者)、刹帝利(武士和统治者)以及吠舍(商人和农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阶层逐渐固化,并在白象教经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到了公元前600年左右,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一个新的阶层——首陀罗(仆人和劳工)——开始形成。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和低种姓的雅利安人组成。此外,还出现了一个被称为“不可接触者”或“达利特”的群体,他们处于种姓制度的最底层,从事被认为是“不洁”的职业,如清洁尸体和处理垃圾。
种姓制度在白象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但其核心思想始终未变:每个个体从出生起就被赋予一个特定的社会地位,这个地位决定了他们的职业、婚姻以及社会交往。尽管几百年后的印度独立后,种姓制度在法律上已被废除,但在现代实际生活中,它仍然对印度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种姓身份在政治、教育和就业等领域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这种现象在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