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和,本王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见到你这小子,总觉得我们早就该认识了一样,这一次出海,更是让本王觉得,你天生就应该站在这大船之上。”
三百条铁船浩浩荡荡的沿着既定的海路南下,这个时候还在大明的海域范围内,自然不需要拿海图出来,士兵们正常行船警戒就行。
离朱棣最近的一些铁船上,载着的是朱标特意安排过来的两千明新军,就是当初唐仨仁训练出来的那三千新式火器军,三年前这三千明新军一团二团从南征回应天后,老朱可是眼馋得紧。
最终朱标出面,明新军特属太子东宫属下,然后老朱这才没有打这支明新军的主意,后来明新军经过几次扩招,也不过到了八千人之数,领军的将军一直挂着唐仨仁。
这一次朱棣出海,朱标特意跟唐仨仁说了,安排了两千人过来给朱棣,也算是一种极其的看重了。
唐和闻言,微微一笑,拱手道:“殿下谬赞了,唐和不过是乡野匹夫,能得殿下青睐,已是万分荣幸。”
十岁的唐和能够说出这番话来,确实不容易了,显然这小子跟着唐仨仁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可惜李景隆那小子这一次没办法跟着过来,不然就完美了,朱棣哈哈一笑,道:“本王可是听说,咱们大明海军能够在三年内建起这样的规模,你小子可是出了不小的力,这样的功劳,十岁娃娃历史上可没人能做到的。”
唐和嘿嘿笑了,到底是少年心性,露出了几许意气风发:“殿下过奖了,唐和不过是跟着师父学了一些皮毛,大明海军能有今日,全赖殿下与诸位大人们运筹帷幄,唐和不敢居功。”
朱棣闻言,更是对唐和多了几分欣赏,这孩子不仅聪明,还懂得谦逊,将来必成大器,笑道:“好小子,有前途,这次出海回去后,本王让父皇给你封个爵位啥的。”
唐和心中一喜,连忙谢恩,脸上却是不敢有丝毫的喜色,道:“多谢殿下,唐和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厚望。”
朱棣哈哈一笑,道:“好小子,本王可是等着那一天。”
海上行船,最是无聊,
朱棣便和唐和一起听听一些老水手(其实就是以前的老海盗)讲讲海上的趣事,也好打发时间。
这次出海按照老朱的想法,算是先去探探路的,为下一步的远航积累经验。海风轻拂,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仿佛无数的钻石在跳跃。老水手们围坐在一起,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眼中闪烁着对大海的无尽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