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桂花蜜能腌梅子,塞北的羊奶能煮奶茶,蜀地的辣椒……除了辣嗓子,还能干嘛?”
白若雪蹲在“脑洞移动摊位”前,用竹筷戳着面前一碗红彤彤的辣椒面,眉头皱得像个包子。汴梁城的生意刚告一段落,她就带着“搞钱天团”杀向了蜀地,却在“地域特色”上卡了壳——总不能卖“辣椒糖球”吧?辣哭了小孩谁负责?
“郡主,”老忠抱着刚收来的蜀地花椒,叹了口气,“要不咱还是卖老本行?爆浆糖球在哪都受欢迎。”
“老忠叔,”白若雪放下竹筷,拍了拍他的肩膀,“做生意就像打仗,得‘因地制宜’!你看这蜀地,人人都爱吃辣,咱们要是不整个‘辣味糖球’,对得起他们辣红的嘴唇吗?”
红缨正在试吃当地的麻辣兔头,闻言辣得直吐舌头,含糊不清道:“郡主,这辣劲儿……做糖球能好吃吗?我昨天尝了个辣粽子,差点把舌头咽下去。”
陈先生推了推琉璃眼镜,慢条斯理地翻开兵法书:“郡主所言极是。《孙子兵法》有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经商亦然,当顺应当地风土人情。”他顿了顿,指着书上某页,“您看这‘因地制宜’篇,正可用于改良糖球。”
白若雪凑过去一看,只见书上写着:“山林、险阻、沮泽,凡此者,兵之害也,非上将不能制。” 她摸了摸下巴:“陈先生,你这兵法……好像跟糖球没啥关系啊?”
“非也非也,”陈先生摇头晃脑,“用兵需知地形,经商需知‘味形’。蜀地味形重辣,何不以辣入甜,反向制之?”
“反向制之?”白若雪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做‘辣中带甜’的糖球?比如……辣椒裹糖壳,里面包甜馅?”
“郡主英明!”陈先生抚掌赞叹。
红缨听得一脸茫然:“甜辣混合?能好吃吗?”
“好不好吃,试试就知道!”白若雪一拍手,“老忠叔,去买最好的麦芽糖!红缨,把那碗辣椒面筛一筛,别让渣子混进去!陈先生,你负责算成本——要是赔了,你得帮我吆喝十倍!”
半月前,“搞钱天团”刚到江南地界,白若雪就被满街的桂花香勾住了魂。她蹲在姑苏城外的桂花树下,看着飘落的花瓣突发奇想:“红缨,去跟花农买十斤桂花!老忠叔,找个酒坊借点上好的糯米酒!”
三日后,“脑洞摊位”推出新品——“桂花糯米爆浆糖球”。雪白的糖壳裹着细碎的金桂花瓣,里面灌着用糯米酒调和的桂花蜜浆,咬一口,甜而不腻,酒香混着桂花香在舌尖炸开。
“哎呀!这糖球竟有‘月落桂子’的意境!”一个路过的酸腐秀才当场吟起诗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妙啊!”